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培养建设“一带一路”的下一代——巴基斯坦教授阿万的心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22 09:02:29

新华社伊斯兰堡4月22日电  57岁的泽米尔·艾哈迈德·阿万是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的汉学教授。最近,他要在学校开设一个中国学硕士专业,专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创立于1981年,是巴基斯坦工程技术类排名第一的高校。学校共设18个学院,在校学生1.6万人。这里走出的毕业生为巴基斯坦的基建、工业和航空领域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我们开设研究‘一带一路’的专业,主要目的是培养巴基斯坦的年轻人将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将巴中传统友谊、‘铁哥们儿’关系传给我们的下一代。”阿万说。

阿万坚持培养下一代与中国的合作,源于他的经历。40年前,18岁的阿万通过选拔考试,前往中国学习。“从1980年到1987年,我在中国学习。那个时候物质生活差一点儿,但中国老师把我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阿万回忆道。

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正式提出时,阿万正在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担任参赞,负责中巴科技交流与高等教育合作。在中国工作的几年间,阿万为巴基斯坦争取了100多个留学中国的名额。2016年离任后,他回到巴基斯坦,来到国立科技大学担任教授。

为推动巴中文化交流,阿万在教学中经常安排学生去中国参观研学。最近两年,他还坚持每个月去广播电台做义务评论员,发表对巴中关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见解。而阿万最大的心愿,是让学生实际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中去。

距离首都伊斯兰堡500公里的萨希瓦尔燃煤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上第一个投产发电的火电项目,开建于2015年,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22个月。电站每年发电90亿千瓦时,填补了巴基斯坦四分之一的用电缺口。阿万希望在这个项目上落实学生未来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在项目负责人的陪同下,阿万参观了从集控室到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作区域。每个区域,他都详细询问,能否让他的学生来实习。“我们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多安排一些国立科技大学的学生,他们可以在这里学到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

实习基地落实了,招生前的准备工作几近完成。今年9月,阿万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更多的年轻人将加入“一带一路”研究。

在阿万的教学大纲中,他用这样一句话描述“一带一路”:“集中我们的精力发展国民经济,我们要向中国学习。‘一带一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发展模式。”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专访|媒体合作为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人文交流发挥重要作用——访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副社长伊克巴尔

伊克巴尔说,上海合作组织20多年的发展体现了“上海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为维护亚欧大陆安全稳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