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企业选择绿地投资“出海”规模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李晓纬 2017-06-12 09:12:47

绿地投资

新华社天津6月12日电(记者毛振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由天津钢管集团在此兴建的工厂已经下线石油套管,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在美国最大的绿地投资项目。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出海”,规模不断扩大。据英国《金融时报》旗下数据服务机构统计,仅去年前4个月,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绿地投资项目达126个,投资总额达294.3亿美元。 

绿地投资是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新建企业进行独资或合资经营的一种方式,这类投资会直接促进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天津钢管集团旗下从事国际贸易的天津钢管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武磊说,尽管公司一直在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但对于条件苛刻的美国市场来说,在本土建设工厂具有特殊意义。天津钢管赴美投资选址受到了美国各州招商部门的重视。 

与跨国并购相比,中国企业绿地投资对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及就业的增长有重要帮助。 

中广核集团在纳米比亚投建的湖山铀矿项目,是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绿地投资,并为其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典型案例之一。 

该项目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按照计划,项目2017年全面建成,年产量达6500吨天然铀。它已被纳米比亚视为展示该国实力的一扇窗口。铀矿业是纳米比亚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中广核对湖山铀矿的开发,为该国创造了4500个临时工作岗位和2000个永久工作岗位,增加了当地政府税收。 

从中企绿地投资的效果看,与收购兼并相比,绿地投资能显著增加东道国经济总量,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因此受到普遍欢迎。 

毕马威中国海外投资业务主管冯栢文认为,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面临更新换代,陆续推出了庞大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计划,旨在促进经济复苏拉动就业,但由于政府财政赤字而资金紧缺,需要大量引进资本来弥补。 

不过,中企绿地投资也面临不少难题。在对外投资时,选择跨国并购可短时间进入国外市场,而通过绿地投资建厂,不仅需要真金白银,更要有竞争优势。由于绿地投资需要大量筹建工作,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对投资公司的资金实力、经营经验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认为,现阶段中企海外投资还存在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并购和投资滞后的问题。 

为此,专家建议,对投资额较大的“走出去”重点并购项目可进行总结。对照“十三五”规划方向、国家发展产业体系要求等,对新投资项目进行通盘布局,明确新时期绿地投资的指导方向,制定战略框架,减少盲目投资的风险。(完)

相关推荐
格鲁吉亚总理: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10月22日在第五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期间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格鲁吉亚的互联互通能力不断增强,对华经贸合作持续扩大。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