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共享单车”在美国能否“火”起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6-13 14:31:00

 

共享单车

新华社信息纽约6月13日电 (记者孙鸥梦、周效政、王乃水) 在有八百多万人口的美国最大都市纽约,随处可见冠名“花旗”的“小蓝车”在街头巷尾穿梭。

这款2013年5月正式运营的城市共享单车,目前是美国最大的自行车共享出行平台,在曼哈顿、布鲁克林、皇后等纽约城区共有约600个停放点,投放了共计1万辆自行车。

而在三百多公里之遥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则是名为“首都共享单车”——“小红车”的天下,这款城市共享单车2010年诞生,在华盛顿及周边设立约400个停车点,共投放近4000辆自行车。

与总数不过几万辆的美国共享单车相比,中国共享单车虽然起步略晚,但在近两年却实现井喷式增长,仅在北京上海两地就有几十万辆之多。有数据显示,每天早高峰时段,北京国贸地区平均每10秒就有一辆共享单车被骑走。

美国耶希瓦大学商学院教授、华尔街诚智资本联合创始人黄河认为,中国共享单车能在短期内激增主要源于“三力合一”,即:年轻团队的创业精神和执行力;天使资金的推动力;和中国政府的开放意识和支持力。

中国的共享单车企业如今也表现出进军国际市场的雄心,并没有止步于国内市场。目前,在美国波士顿哈佛校园里,已经可以看到试运行的ofo“小黄车”,在加州硅谷地区和纽约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不过,在国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共享单车能否成功进军美国公共出行市场?在大洋彼岸也迅速“火”起来?

与国内共享单车不同,美国共享单车大多数是“有桩”单车,而且用户需要在指定停放点取车还车,不能随意停放。比如,花旗单车在使用说明中就明确强调,顾客必须将单车还回“桩”内,否则持续计费,如果单车丢失,可能将面临高达1200美元的罚金。

正是因为“有桩”单车相对严苛的管理规定和局限,令“无桩”共享单车企业嗅到了商机。

美国媒体日前以《花旗单车竞争对手寻求在纽约扩张》为题撰文称,一场关于共享单车的角逐正在纽约市悄然展开。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Spin,和中国ofo、摩拜等 “无桩”共享单车企业,希望以价格优势拓展纽约市场。

这一消息令花旗单车无法淡定,向监管部门提出了“无桩”共享单车的诸多弊端。比如,“随性”停放的“无桩”共享单车是否会堵塞正常的交通,进而给交管部门带来新难题——提升监管成本令纳税人不满。

然而,对于意图进军美国公共出行市场的中国共享单车企业,要面临的挑战却远不止竞争对手的掣肘和不同地域的监管要求。

专家提到,中美“共享单车”目标群体和功能性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共享单车主要用于解决居民、学生的出行便利问题,而且与中国人过去的出行习惯无缝衔接,但是美国自行车更多用于居民健身或游客旅行,并非是美国人日常首选的出行手段,本身公共自行车市场空间较小,因此,中国共享单车企业想在美国市场分一杯羹,绝非易事。

“我只是希望可以骑车在中央公园里面转转,你知道,天气好的时候骑车是一个不错的健身方式,我猜这也是为什么花旗单车在纽约很多景点旁边都设点的原因,但是如果上班或者日常出行,我不太会选择骑车,因为停车点距离家和上班位置都比较远,也不是很方便,”刚停放好花旗单车的克莱恩告诉新华社记者。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崇尚汽车文化的国度,在城市郊区、中小城市以及乡镇地区,公众出行多以开车为主;而像诸如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地铁、公交、甚至轮渡等公共交通方式又较为发达,留给自行车的使用空间有限。

此外,纽约大学瓦格纳公共事务学院终身教授郭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内共享单车体系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火爆发展,离不开背后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支撑,因为微信在中国大规模的普及,网络支付手段跟上到位,为共享单车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是美国的共享单车依附传统支付手段,全凭一张信用卡即可,无需缴纳押金,也无需复杂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国内共享单车企业的快捷支付优势难以凸显。

因此,国内共享单车企业若想打通美国市场的天花板,并“火”爆全美,不仅要了解中美市场差异,还要克服“客场作战,水土不服”等诸多挑战。不过,一旦成功,也许将成为盘活美国共享单车市场的一条鲶鱼也未可知。

相关推荐
美国2月失业率升至4.1%

美国劳工部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美国失业率环比升至4.1%,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15.1万,远低于市场预计的17万。

行走拉美手记|墨美边境汽车业者艰难应对“关税漩涡”

笼罩墨西哥汽车业的关税阴云并未完全消散,就像在精密运转的机械齿轮间撒入铁屑,正打乱蒙特雷这座工业城市原本有序高效的生产链条。

美国决定对三大汽车制造商豁免墨加关税一个月

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给予福特等三大汽车制造商为期一个月的关税豁免,对其通过美墨加协定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汽车产品免除25%的进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