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经济下一阶段仍可保持稳中向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17-06-15 08:50:00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何晓源、陈炜伟)14日发布的5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指标显示,中国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针对外界关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关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从产业支撑、发展动力、发展信心、发展环境来看,中国经济下一阶段还可以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行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刘爱华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这种态势,不仅和当前的一些因素相关,还与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中长期因素相关。 

刘爱华介绍,在产业支撑方面,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今年,三次产业协调并进,在结构调整中继续稳步发展、升级。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6.5%,比去年51.6%的比重有所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幸福产业等发展势头较好。服务业和民生相关度较高,服务业比重提高的同时,整个经济的稳定性也不断提高。此外,工业内部结构方面,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增长较快,对整体增长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发展动能方面,刘爱华说,目前我国处于消费升级阶段,个性化消费的需求增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下,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质量在不断提升,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能够更好满足消费需求。消费环境改善、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稳中有升的态势是可以持续的。 

投资方面,刘爱华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目前我国城镇化率57.35%,与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一般研究认为,在50%到80%这个上升过程中,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潜力。 

此外,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善。“各种支撑因素都在不断增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把稳中向好的态势巩固、持续下去。”刘爱华说。 

与此同时,国际机构对未来中国经济运行也表达了乐观态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14日在该机构举行的发布会上肯定了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效,并表示,中国有潜力在中期内安全地保持强劲增长。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