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武汉试点湿垃圾就近生化处理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0-11 08:50:20

新华社武汉10月11日电(记者郑璐)据武汉市城管委消息,武汉将在农贸市场启动湿垃圾就近生化处理试点,针对垃圾按量收费、按类收费的相关法规也正在制定中。

“果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是产生湿垃圾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们将在符合条件的市场直接设置脱水装置和生化处理设施,将脱水、生化发酵和制肥结合起来,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组组长童永志介绍,生化处理主要分为脱水、生化发酵和制肥三个步骤,脱水步骤可以使湿垃圾减量30%,生化发酵和制肥步骤利用微生物菌剂对可堆肥处理的有机垃圾进行生化降解,最后产生的干化肥料约占原垃圾总量的5%至10%。“如果分类做得好,可以没有残余,能高效、环保地实现生活垃圾中可堆肥组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湿垃圾处理是武汉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计划在2020年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工作,农贸(果蔬)市场在源头进行就近就地生化处理,将大大减少湿垃圾的运输与处理费用,为接下来武汉市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武汉已出台《湿垃圾就近处理技术导则(试行)》,配备分类收集容器22万个、干垃圾收运车1743台、湿垃圾收运车658台,解决混装混运问题,同时推动湿垃圾源头脱水减量、中端挤压脱水、末端多渠道处理。全市已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3座、农村易腐垃圾处理设施85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初步建立。

目前,武汉正制定针对垃圾按量收费、按类收费的相关法规,法规出台后会将收费量与垃圾产生量挂钩,尤其是对湿垃圾将会加重收费,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对垃圾产生进行调控。此外,还将加重对垃圾乱丢乱运、不分类、乱分类等行为的处罚。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国际联运通道正式双向贯通

近日,首列从哈萨克斯坦的十月镇始发、满载着55车共110个货柜小麦粉的中亚班列,经阿拉山口岸入境,顺利抵达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香炉山站,并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行分拨,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正式实现去程与回程的双向贯通,湖北省第二条与中亚及欧洲贸易的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全面打通,进一步提升了武汉在国际物流中的枢纽地位,形成了更为完备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体系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成功开行

编组55辆、装载着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75063次列车8月13日10时45分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吴家山站开出,作为中欧班列(武汉)开出的首趟零碳绿色班列,其将经阿拉山口出境,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运

2月11日9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列车,从阳逻港货场缓缓驶出,这是阳逻港作为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首次投运,将为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再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