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多个“首家”落户 金融开放东风助推上海再保险中心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1-05 14:48:03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记者何欣荣、王淑娟)金融业对外开放,保险业是重要一环。在4日举行的首届上海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多家中外保险公司的代表提出,中国再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拥抱国际市场,推动再保险行业在全球风险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再保险是风险治理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缓释重大、巨额、特殊损失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随着中国保险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再保险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境内再保险市场分出保费规模约1800亿元,同比增长约17%。

与直保业务不同,再保险业务不受地域限制,是风险全球分散的产物,对开放环境的要求很高。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的陆家嘴金融城,借助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东风,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保险机构的落户,包括国内首家保险要素市场上海保险交易所,国内首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江泰,国内首家获准扩展经营范围的外资保险经纪公司韦莱,国内首家新设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等等。

“保险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稳定器。通过深化自贸区的制度创新,陆家嘴金融城将把中央扩大金融开放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快建设立足中国、面向亚太、辐射全球的再保险中心。”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张宇祥说。

今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发布了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大韩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为新政出台后第一批新设立的外资再保险机构。大韩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筹建组负责人尹性默说,目前公司各项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正在等待监管部门的开业验收。“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我们对未来在华的再保险业务发展充满信心。”

发展再保险业务,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说,当前有115家国内外保险公司在上海经营业务,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上海保险交易所作为保险要素市场,依托上海自贸区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不断打通跨境资金结算通道。这些都为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清表示,展望未来,上海将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主动融入国际再保险市场,从开展离岸再保险交易试点、提升再保险市场创新和承保能力、加快建设再保险人才高地等方面,不断提高国际金融中心配置全球再保险资源的能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居民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推荐
内蒙古好物走进上海金融机构

7月2日,内蒙古好物走进上海金融机构系列活动在上银金融大厦启动。

前5个月进出口增幅超两成:民营企业成上海外贸发展“新引擎”

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上海市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幅超两成,5月份单月进出口创历史新高,成为外贸发展“新引擎”。

首次实现全市通退,上海离境退税点位服务升级

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外滩中央集中退付点从6月25日起升级为上海首个全市通退服务枢纽,即境外旅客在上海所有离境退税商店购买的相关商品都可以在这里完成离境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