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企业智能化升级仅仅是机器换人吗?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12-24 09:29:44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许晟、张千千)数字技术浪潮汹涌,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企业纷纷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但智能化升级仅仅是机器换人吗?日前,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多位业界人士。

在青岛啤酒,一台具有识别技术的机器人正在智能识别装酒的玻璃瓶是否干净、装酒后液位是否标准。

“过去都是人工看,流水线上瓶子跑得非常快,工人都不敢多眨眼,一眨眼就过去了。”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说,智能机器代替人工后,这些环节可以轻松完成,既保证产品质量,又节省人力成本。

面对数字化浪潮的挑战和机遇,像青岛啤酒一样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智能化转型并非易事。

“企业需要同步推进内部组织调整、管理业务调整、人员调整,这三个方面都挺难。”中国企业联合会智慧企业推进委员会秘书长张文彬说,智能化升级涉及企业各方面事务,不仅局限于机器换人。

比如,广东电网肇庆供电局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并升级智能化分析系统,实现管理业务变革。企业同步打造的“设备工程师+工匠+资源配序组”实现了组织变革。这些变革使供电局工作效率、供电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智能化改造、升级固然能提升效率,受到企业家们的追捧。但经历过去几年少部分企业过度扩张失败的教训后,回归主业、专注主业,同样受到企业家们推崇。

10月,物美收购麦德龙80%的股权引发市场关注。“物美和麦德龙的合作,意味着物美全面拥抱数字化未来,同时坚定不移地回归商业本质。”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说,作为食品流通企业,要做好食品安全,不断提高产品品质。

在有些业界人士看来,不管是拥抱数字化创新,还是回归商业本质,实际上都是在说高质量发展。“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速度,也不是数量,而是高质量发展问题。”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近期在201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说。

“今年,飞鹤与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签约共同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全产业链创新中心,在产业模式创新上再迈一步。”冷友斌说,对于飞鹤来说,要理顺发展中“量”与“质”的关系,把握住当下市场机遇,做强做优乳业。

相关推荐
3200多家企业将亮相第22届东博会

记者在9月16日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新闻吹风会获悉,本届展会共有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设南宁主会场和桂林旅游展区,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最新成果。

江西铜业集团旗下企业同步在香港、阿斯塔纳上市

8月28日,记者从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江铜集团作为主要股东的佳鑫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当日上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AIX)“一带一路”板同步上市。这是全球首个在这两地同步上市的项目,是港股首家以钨矿开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也是中亚地区首只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的股票。

在校园中培养,在项目中历练,在企业中成长——高素质工程师如何锻造

“在工程师培养体系中,学院承担产教融合机制构建者、人才培养枢纽创新者、学位评价改革先行者三种角色。”哈工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哈工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负责人宗影影说,未来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定制化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