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肥东县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中心(所、站)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迅速组织全县各级文明实践所(站)和全体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广泛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深入一线守护群众生活安全,做好群众特殊时期的服务“贴心人”,响应上级号召及时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基层抗疫一线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力量。
奋勇争先,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
“出门要戴好口罩,不要串门,现在能不走亲戚就不要走亲戚了,更不要参加聚餐了”。今年72岁的汪良玉,得知全乡上下都在忙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不惧被传染风险,主动请战,加入到战“疫”队伍,充当疫情防控义务宣传员,上门入户向群众宣传防控知识。他不计报酬,驾驶自己的一辆面包车穿梭在村道巷内,用车载大喇叭宣传上级防控精神和预防知识。在他带动下,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志愿队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肥东县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县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的动员令,要求全县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全县共组建志愿者队伍近千余支,组织2万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发放张贴《致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倡议书》30余万份,宣传防控知识资料11余万份,开通小区(农村)广播262个和流动广播车403辆,启用室外电子屏408个,张贴宣传画1.2万幅,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发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42100余条,悬挂宣传标语5390余条。“肥东发布”微博和“幸福肥东”微信公众号共发相关稿件1200余篇,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达30万,单日阅读量达48.4万;“幸福肥东”抖音号发布防疫相关短视频近百条,50万以上观看量的30余条,《战“疫”前线》合集播放量6200多万,其中桥头集镇村干部用肥东方言进行疫情宣传全网观看量达1000万,2万多人转发。全县政务微信公众号及时转载省市权威部门疫情防控稿件,形成矩阵式传播,凝聚起了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
舍我其谁,做好生命安全的“守护员”
梁园镇历史悠久,系肥东县千年古镇,商业发达。疫情期间,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齐上阵,严把关口守护群众安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筑牢堤坝。严把重点人员“隔离关”。通过大数据和上门摸排等形式,细致排查出全镇所有湖北返乡人员,逐一登记造册,进行居家隔离,同时落实村两委、包村干部和村医包保责任制,做好每日体温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隔离人员动态。严把重点场所“防控关”。持续加大对镇区农贸市场、营业商超、药店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强制关闭不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商店,每日对农贸市场进行消毒,将农贸市场营业时间缩减至3小时,严格落实药店购药实名登记制度,减少人员流动聚集。根据工作经验和地方实际,把握时间节点,针对部分村居有正月十五举办庙会的传统习俗,提前做好劝阻工作,遏制住一切可能出现聚集聚会的苗头。此外,对各村主干道等路口卡点严防死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参与值守,做到“外防输入、内防输出”,不属于本村户籍人员一律劝返,确须进村的本村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登记。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扩散,根据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知,肥东县对所有小区、村庄、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构建乡村地区联防联控网络。疫情当前,防控一线人手紧张,居民、返乡党员、大学生、五老人员等社会各界主动报名勇当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村口、景点入口等地设立24小时值守点,对来往人员进行劝返和核查登记,帮助村民运送物资,定时在各村进行巡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疫情期间,全县乡镇交通要道和通村道路出入口共设置防控检查点788处,组建4690个疫情防控摸排小组,对全县3992个自然村实行封闭式管理。全县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主动参与基层防控,配合基层组织做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摸排,全面服务群众,有效缓解了一线防控力量不足、基层干部长期疲劳作战的问题,确保全县居民生命安全。
勇挑重担,做好服务群众的“勤务员”
眼下已进入春耕备耕生产季节,农时不等人,长临河镇种粮大户王东海心急如焚——小麦已拔节,大量杂草出头,急需进行田管除草。可是在当前防疫形势下,去哪里找打药的劳动力呢?无奈之下,他向县里的“劳模工作队”发起求助。合肥市人大代表、县劳动模范陈志刚和县植保站站长柯章祥一起赶到王东海的小麦田里帮助指导春季田管。两位专家与王东海见面一商量,建议使用无人机飞防打药。“一天能飞防300亩,很快就能完成作业,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给小麦追肥。”看着无人机高高飞起,王东海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新冠肺炎疫情,让牌坊乡高塘社区的李帅一筹莫展,140多亩无公害蔬菜,长势正旺,每天都有新鲜叶类菜被采摘出来。大叶茼蒿、黄金快菜、紫油菜……很多都是市场鲜有的品种。“我们原本对接的客户90%以上为中高端餐饮业,受疫情影响,多家饭店没有营业,我们的蔬菜销路也成了问题。”李帅介绍。县劳模爱心服务队得知信息后,主动帮助销售7000多斤蔬菜。“后期如果有需要,我们还会继续帮助他们销售。”爱心服务队队长元运竹说。据悉,疫情发生后,肥东县劳模爱心服务队积极行动,多方联系农业企业,对接市场,截至2月26日,以单品或多品结合、10元一份非接触的方式,采取“结对”式帮助和“订单”“送单”式服务,让“志愿者多跑腿,群众少出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代买代送等生活服务,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先后帮助全县13个蔬菜种植乡镇、近30多家农业企业、数百名种植户销售各类蔬菜650多吨,有效解决了特殊时期农户销售难和居民吃菜难的问题。
文明先行,做好移风易俗的“劝导员”
肥东县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引导,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大喇叭、宣传车、大板书、电子屏幕、公益短信等多种形式,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形成浓厚氛围。组织文艺、网络志愿者、文化能人,创作推出戏曲、美术、书法、诗歌、快板、剪纸等形式多样、又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大小喇叭、地方戏、微信、电子显示屏等新老办法齐上阵,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照着做。宣传移风易俗,倡导红事停办、丧事简办,避免出现大规模人员聚集现象,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讲究家庭卫生”,长临河镇的宣传车、小喇叭、电子显示屏等每天将这些内容进行反复宣传。“你们天天讲的这些,连我10岁的孙子都会背了,病从口入,防大于治,通过这次疫情,以后我可真要养成注重个人和居住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啊。”宝塔村民宣大爷说。
“父亲丧事简办,麻烦社区疫情防控检查点协助我家劝返外来吊唁的亲友,谢谢。”2月6日,正在劝返点值班的长临河镇四顶社区书记接到了该镇纪委书记杨青松的请求。疫情期间,杨青松的父亲因病去世。“大疫面前我家也不能特殊,群众的疫情防控,平安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父亲也是党员,我想他肯定会支持我这么做。”杨青松说。
全县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积极劝导群众停办喜事、简办丧事、严禁聚集等活动,党员带头、群众紧跟、志愿者劝导有力,移风易俗新风气蔚然成风,有效防止了疫情扩散蔓延。
一线保障,做好企业复工的“服务员”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肥东县加大一线防控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通过动员志愿者“一企一策”加强生产场所防护,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复工企业日常生活物资、医疗物资供应。
面对当前企业陆续复工、持续生产的态势,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团工委组织号召园区企业志愿者积极投身企业疫情防控。志愿者一方面通过在厂区、户外悬挂宣传横幅,张贴疫情防控宣传画等方式,积极营造疫情防控全民参与的宣传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微信群、公众号发布疫情防控小知识、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引导,要求员工们戴好口罩、保持间距、不要交谈、有序排队,在对外来车辆驾驶员及随车人员个人常规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的基础上,还重点询问其近14天主要活动轨迹,并用手机查询漫游记录的方法进行验证,杜绝从疫情高危地区返回隔离期未满人员进厂。志愿者们还主动用空气消毒喷雾、84消毒液等分别对入厂外来车辆车内、车外进行全面消毒,做到“一车一消毒”、“一车一登记”。
截至3月4日,全县已复工规上工业企业227家,复工率达96%,亿元以上企业复工57家,已复工人数22965人。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也有力保障了肥东县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的充足供应。(张永骏 顾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