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班列(郑州)总开行3000班 河南“陆上丝路”承载起春天的希望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5-07 10:42:36

夜色沉沉,汽笛催征。4月29日凌晨,第3000列中欧班列(郑州)满载着41节集装箱货物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驶出,开往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

东联西进、融通亚欧。从2013年7月18日开行以来,中欧班列(郑州)宛如一条流动的彩练,“舞”出河南开放发展的“加速度”。截至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已总累计开行3000班(包括欧洲线路、东盟线路、中亚线路和俄罗斯线路),总货值127.48亿美元,总货重154.71万吨。

作为中欧班列(郑州)的运营主体,郑州国际陆港公司总经理赵文明见证着班列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充分发挥郑州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开放平台,中欧班列(郑州)已形成覆盖欧洲、中亚、东盟和亚太(日韩等)的物流网络,形成直达7个目的站点、经过6个出入境口岸的线路网络,基本构建了河南连通欧洲、中亚和东盟及亚太(日韩等)国际物流大通道。”赵文明说。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境内以郑州为枢纽,集疏货物辐射半径达1500公里,覆盖近四分之三国土面积;境外网络遍布欧盟及中亚地区30多个国家130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达5000家。经过近7年的运营,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运贸一体化”“多式联运”等河南优势特色“名片”,在拓展班列进口汽车等业务基础上,郑州成功获批全国第四个中欧班列(运邮)试点城市,“班列+运邮通道”“班列+进口肉类通道”成功打通,凭借货运总量高、境内和境外集疏分拨范围广等综合实力,在中欧班列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国际物流受阻,海运、空运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中欧班列(郑州)凭借独特优势,开出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承载起春天的希望,在全国率先恢复常态化开行,并快速提升到目前“每周去程14班、回程10班”的开行频次。

业内专家表示,河南“陆上丝绸之路”常态化稳定运行促进了国家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与企业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中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发挥了国际运输新动脉的作用,促进了中欧及沿线国家的抗疫合作,成为“一带一路”推进互联互通的一支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开行,中欧班列的发展已进入一个调整和整合期。”赵文明说,立足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郑州)今年将更加注重扩量提质,丰富线路多元化,创新班列运营、增值服务和新兴业态,推动班列开行与外向型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扩产联动,更好地发挥国际物流通道作用,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累计开行突破200列

14日6时50分,80031次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满载着37车40英尺集装箱复合肥料从郑州圃田站发出,成为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按图开行的第200列。

中欧班列“重去重回” 双向通行更畅快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郑州)开行同比增长160%。满载出发、满载回程,“重去重回”成为中欧班列的新亮点。

郑州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作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先行城市,郑州市以跨境电商深刻融入产业发展为引领,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核心,推动“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协同发展。目前,郑州跨境电商已实现百亿级到千亿级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