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深圳:“锦绣之路”长出“生物医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6-02 15:03:41

新华社深圳6月2日电(记者印朋)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锦绣东路,近半个月“车水马龙”。自5月12日在创业板上市以来,这条街上的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产业公司),先后接待了189家市场机构调研。

新产业公司是锦绣东路上的第11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和生产销售。

“我们公司是锦绣东路发展的见证者之一。当初搬到这里时,周边还是一片荒地,现在云集了国内外众多生物医药公司。”新产业公司董事长饶微说。2016年9月,坪山区经批准正式成为深圳市行政区之一。

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系统研发生产基地”奠基,到“新产业生物大厦”启用,锦绣东路见证了这家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全过程,也浓缩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历程。

经过多年市场开拓,新产业公司的产品已推广至国内5800多家医疗机构,产品出口至143个国家和地区。“新产业公司已经具备直接与跨国医疗器械公司竞争的实力。”饶微说。

去年8月,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十年磨一剑”的国家1类原创新药西达本胺,就产自位于锦绣东路的厂区。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锦绣之路”:从锦绣中路到锦绣东路,这条3.6公里长的街道,云集了117家生物医药类公司。理邦仪器、信立泰、翰宇药业、赛诺菲巴斯德等国内外生物医药公司纷纷把总部或者厂区设立于此。

截至一季度,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已达494家。

如今,“锦绣之路”把目光瞄准要求更高的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制定的技术标准。

“坪山区目前正在探索打造与国际规则衔接的ICH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产业链条,打造ICH标准条件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药物研发生产的生态圈。”深圳市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说。

西南证券研究认为,国内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促进创新药放量增长,而带量采购将进一步压缩仿制药利润空间,倒逼国内药企转型创新。

今年4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获批在深圳组建,为全国组建的16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

在这片创新热土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走出一条“锦绣之路”。迈瑞医疗、微芯生物、华大基因、新产业、康泰生物、先健科技……这些扎根深圳的上市公司,正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向“健康湾区”迈进。

相关推荐
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赴肯尼亚开展推介交流

当地时间7月1日上午,“肯尼亚—深圳经贸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

阿联酋航空开通深圳直飞迪拜航线

该航线开通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往返迪拜的航线由原来的每周4班增至每周11班,实现“每天飞”,既便利了深圳与中东地区的经贸文旅往来,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往来迪拜、经迪拜中转至全球各地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

“中国(深圳)——越南贸易与投资对接大会”在深圳前海举办

6月19日,“中国(深圳)—越南贸易与投资对接大会”在深圳前海合作区国际人才港成功举办。大会由“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亚洲国际企业联盟、前海出海e站通联合主办,吸引了中越双方多位代表、行业专家及企业领袖齐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