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有关机构在沪发布知识产权联合调解规则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7-02 10:38:32

新华社上海7月2日电(记者兰天鸣)记者1日从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获悉,该中心和欧盟知识产权局上诉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沟通交流,共同制定了聚焦于中欧商标、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联合调解规则,规则于1日正式生效。联合调解规则将对跨境知识产权纠纷争端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欧盟知识产权局上诉委员会是欧盟知识产权局内设的独立决策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来自全球商事主体的欧盟商标和外观设计争议。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是中国第一家中立的专业调解组织。2018年经过遴选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一站式”国际商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特邀调解组织,系该平台上唯一一家社会组织,已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输送了8名中国籍的调解员。

欧盟知识产权局上诉委员会和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的知识产权联合调解机制的内容丰富,包括《国际商事知识产权联合调解规则》《联合调解协议》《联合调解协议附件-保密声明》与《联合调解员声明》等系列配套文件。

该系列文本对双方联合调解的适用范围、调解程序、调解员的选定、调解费等做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并通过相应的配套文本明确案件受理程序、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调解员职责和义务等,为双方建立规范化、制度化联合调解模式提供依据,也为中欧当事人解决其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明确路径。

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主任张巍认为,联合调解机制的施行不仅给中欧商事主体在知识产权争议的解决上多了一种选择,更是两个机构充分信任、互相合作结出的硕果。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使这套制度越来越完善。

欧盟知识产权局上诉委员会主席泰奥菲尔·马杰洛表示,欧盟知识产权局上诉委员会和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在过去的两年里开展了密切合作,联合调解机制将为解决涉及中国和欧盟的国际商事知识产权争端提供高效的合作框架,希望双方在进一步合作推广替代性纠纷解决的基础上继续取得成果。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记者手记|酷暑难耐 中国产品为欧洲消费者送清凉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频频来袭,制冷类家电在欧洲持续热销。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消费者都选择了中国品牌,因为中国制冷类创新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并凭借节能、设计美观和售后服务可靠等优势赢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