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5月17+1贸易指数解读:出口保持增势,国外经济疲软给贸易带来压力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7-09 10:04:07

2020年5月,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17+1贸易指数如下:进出口贸易指数报收于193.20点,环比上涨1.81%,同比下跌3.08%;出口贸易指数报收于229.05点,环比上涨4.76%,同比上涨11.03%;进口贸易指数报收于114.97点,环比下跌9.31%,同比下跌37.57%。

2020年5月,我国与中东欧17国家贸易总额为556.51亿元(人民币计价,下同),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452.14亿元,同比增长16.41%;进口104.36亿元,同比下降34.55%。由于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促进了对中东欧的出口。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尚未走出低谷,生产能力回复较慢,拖累了对华出口。

1-5月累计来看,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分别实现进出口、出口、进口贸易额2496.04亿元、1884.64亿元、611.4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25%、增长2.86%、下跌7.04%。这一变化相对于5月单月的变化较为平缓,说明5月份相对于前四个月变化幅度更大,更加凸显了我国与中东欧地区在5月份的经济基本面的差异。

从区域来看,波兰与捷克是我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5月份,我国与波兰贸易总额为176.84亿元,同比增长17.39%。其中出口157.14亿元,进口19.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28%和-15.04%。我国与捷克贸易总额为103.55亿元,同比增长11.86%。其中出口81.04亿元,进口22.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37%和-20.87%。1-5月,波兰与捷克在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30.03%、18.53%。

从增长速度看,塞尔维亚、黑山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最快,其中塞尔维亚1-5月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增幅达到92.06%,黑山达到26.49%。这两个国家对华出口增长尤其迅速,1-5月对华出口增速都超过100%。此外,1-5月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同比正增长的中东欧国家还有匈牙利、波兰、捷克、北马其顿、罗马尼亚。而爱沙尼亚、阿尔巴尼亚、斯洛伐克、希腊对华贸易下滑明显,1-5月的对华贸易降幅均超过10%。

从商品种类来看,1-5月,我国出口至中东欧国家的商品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机电及机械器具、纺织品及原料、杂项制品,在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50.24%、10.94%、6.64%,分别实现同比增长4.90%、11.33%、-9.93%。我国进口中东欧国家的商品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机电及机械器具、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制品,在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口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36.54%、22.80%、9.71%,分别同比下跌0.22%、25.03%、10.26%。

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将持续在低位徘徊,欧盟委员会预计2020年波兰经济将萎缩4.3%,这将是近30年来波兰经济首次出现下滑;捷克央行预测,2020年捷克经济将下降8%。匈牙利政府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并将财政赤字占GDP比例进一步调高至3.8%。2020年匈牙利公共债务占GDP比例预计为78.6%,较2019年上升12.2个百分点,高于欧盟警戒线水平,公共债务风险上升。今年5月份,17+1出口贸易指数同比上涨11.03%,增速较上月(同比上涨16.05%)下跌5.02个百分点,接下来我国对中东欧国家出口仍面临较大压力。(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

相关推荐
巴西8月咖啡出口量同比下降17.5%

巴西咖啡出口企业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巴西今年8月出口各类咖啡314.4万袋,同比下降17.5%;但出口收入逆势增长12.7%,达到11.01亿美元。

巴西前8个月出口创新高

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巴西累计出口2276亿美元,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0.5%;进口184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4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2%,为历年同期最高。

1至7月京津冀区域出口总值首破8000亿元

据石家庄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京津冀区域外贸出口总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达8134.3亿元,同比增长3.6%,创历史同期新高。石家庄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前7个月,京津冀出口稳中有进,呈现出民营企业拉动效果显著、高端装备出口快速增长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