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何宇 2020-09-16 16:31:26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南汉二陵博物馆于9月15日在广州正式挂牌,具体承担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史迹保护和申遗的基础性工作。

广州自秦汉以来2200余年持续不断与海外进行经济贸易、技术传播、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献、文物史迹和考古遗存,是中国唯一从未间断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港口城市。

据了解,2007年起,广州官方启动海丝申遗工作。2017年4月,中国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会议,广州被推举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牵头城市。三年多来,广州与各申遗城市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开展遗产价值研究、编制保护管理规划、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密切合作。2019年5月,为进一步提升广州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水平,广州决定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挂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和南汉二陵博物馆牌子。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在致辞中表示,该局将依托广州文博人才队伍,同时加强与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全面开展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文献史料、考古遗存、文物史迹等基础资料的搜集,深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史迹的遗产价值,扩大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国际知名的文化遗产品牌,讲好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故事”,讲好古代东西方人民的和平交往故事。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东为部分中心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王东表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牵头城市,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申遗来推动广州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平台,加强合作交流、深化海丝遗产价值研究,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研究稳步发展。

相关推荐
共同守护“壁上瑰宝”:“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石窟寺保护研究

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所在地河南洛阳,一场正在举行的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柬埔寨、新加坡、日本等1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及中国国内的石窟寺保护专家学者,他们就石窟寺保护、传承与价值传播展开交流研讨,共同探索石窟寺保护科学理念和方法路径。

文明对话|深海考古,打开中意跨海相知的“时光宝盒”

“当我们来到海底,看到码放整齐、数量惊人的文物,非常让人震撼,它就像一个时间胶囊一样。”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说。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

百闻不如一见丨瓷沉深海 韵传千年——从沉船遗珍领略海丝瓷韵

让我们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从沉船遗珍中领略海丝瓷韵的百世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