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福建:数字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0-14 15:17:34

新华社福州10月14日电(记者林超)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今年63岁的福建省福州市市民林福兴打开手机,对准一个百香果上贴着的二维码扫了扫,屏幕上跳出生产厂家、采摘日期、用药施肥记录、农产品合格证等信息。他说:“这让人放心多了,价格高一点也可以接受。”

这是记者在于福州市召开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生态福建·数字农业”展馆里看到的一幕。据了解,通过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开发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福建省已有1.96万家食用农产品生产单位实行赋码出证、凭证销售,实现了上市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并行系统是福建“农业云131”信息工程项目的一部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陈洪介绍,该项目的农业大数据资源中心已汇聚省政务共享平台、厅内各业务应用等16个系统,涵盖资源环境、种植业、畜牧业等7大类。

不仅可以追溯生产记录,数字技术还可以让消费者和管理者实时监测生产现场。记者看到,展馆内的一块大屏幕滚动显示福建各地区、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情况。记者随手点开其中的一个智慧农业园区,看到园区内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水分等实时数据,甚至可以通过园区内的摄像头观察现场。陈洪介绍,如果数值异常,企业还可以通过系统远程操控园区的通风、喷灌等设施进行调节。

“打通了农业数据壁垒后,不仅能更完整地呈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情况,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生产形势做出更科学、精确的研判。比如结合气象部门的数据,园区监测的作物生长情况等,可以预警容易发生什么类型的病虫害。”陈洪说,数字技术帮助实现了农业生产“天上看、地上管、网上查”。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荣说,近年来福建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目前已建设了国家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5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700个。

相关推荐
福建南平:数字化赋能“大武夷文化旅游圈”转型升级

近年来,福建南平强化区域联动,打造“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以数字化赋能全域旅游升级发展,走出一条独具南平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在马尼拉启幕

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菲律宾华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启动仪式9月10日下午在马尼拉国际书展福建展馆举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深化外汇管理改革 护航“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提升贸易新业态跨境资金结算效率,进一步助力省内企业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