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柬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暨中柬重点产品质量培训会在大理大学举办

来源:大理大学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1-21 10:57:56

11月19日,中柬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暨中柬重点产品质量培训会在大理大学举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雷、柬埔寨海关总署副总干事赛索坤、柬埔寨稻米联盟主席松撒荣、大理大学副校长段利华参加了会议。由于疫情原因,本次会议以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

姚雷在讲话中指出,澜湄流域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澜湄合作机制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在“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架构下,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项目为本的模式运作,开展了大量务实高效的合作,展现了“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要实现澜湄国家的深度合作,必须推进从商品的技术性指标到规则、程序等制度性要求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一致和互认,构成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计量、标准化、认可、合格评定等要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内容。本次培训是澜湄合作机制下的具体内容之一,旨在通过澜湄区域质量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实现贸易便利化,希望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建立推进项目实施的合作机制。

松撒荣代表柬方讲话。他指出,从2014年到2020年,柬埔寨出口到中国的大米逐年增长,符合中国质量标准的大米生产企业达到44家,仅2020年前10个月的出口就达到20万吨,产值超过1.24亿美元。这些成绩是两国良好的经贸关系和努力的成果。柬方一直在努力拓展中国的市场,尤其是与中粮集团的合作,极大促进了柬埔寨大米对中国的出口。大理大学主办的这次培训会议很及时,有助于柬埔寨大米生产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全面了解中国进口大米的质量、标准和贸易通关流程,有助于持续推进双方贸易和友谊的发展。

段利华在讲话中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大理大学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学校与柬埔寨的合作历程和成效,以及本次培训的内容,并对培训工作提出了认真主办、负责开展、要有实效等要求。

来自大理大学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质量效益中心的专家分别从《柬埔寨大米出口中国的标准、流程、挑战及机遇》《中国-柬埔寨NQI体系比对》两个方面开展了培训。

培训会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下开展的。柬埔寨海关总署、柬埔寨稻米联盟、柬埔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的官员和专家,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质量效益中心的专家,大理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关推荐
中企运营机场助力柬埔寨发展

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16日迎来通航运营两周年,当天在机场航站楼举行了迪瓦哥班迪达国师和周达观雕像落成仪式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通航两周年庆典活动。

匠心守艺 传承徽派插花艺术

在安徽省合肥市,一支以传承徽派插花艺术为核心的团队,推动了安徽地区插花花艺的发展和交流。

中国华电助柬埔寨女职工书写“她力量”

澜沧江—湄公河蜿蜒千里,不仅滋养着沿岸的沃土,更串联起中柬两国跨越国界的友谊与合作。在华电西港公司,一批柬埔寨籍女职工正以专业与坚韧打破壁垒,在中柬合作的发展浪潮中实现人生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