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自贸试验区实现“32证合1”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2-15 15:36:06

新华社天津12月15日电(记者王井怀、栗雅婷)日前,天津自贸试验区扩大“多证合一”整合范围,增加企业申请《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食品经营备案》两证,实现“32证合1”,企业不需要再单独办理备案。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本着“成熟一个合并一个”的原则,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印发《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多证合一”合并事项的通知》,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扩大“多证合一”整合范围。

合并后,按照“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要求,天津自贸试验区经营范围涉及“报关单位”或“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企业不用再到海关和食品监管部门单独办理上述备案登记,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时系统自动将采集登记信息和备案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企业办事更加简单便利,企业开办效率进一步提高。

自2017年起,天津市不断扩大“多证合一”改革范围,最初实现“15证合1”,到2019年实现“30证合1”,现在又增加两证,受益企业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开办更加便捷。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浙江对外资“引力”持续加强

报告显示,受访外资企业对浙江涉外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达96%。在浙外资企业盈利情况稳中有升,对未来5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向好,87%的受访企业2024年在浙投资利润率实现增长或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