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访谈录》新书发布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4-22 16:08:28

历时三年调查采访、近30万字的《“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访谈录》21日在兰州举行新书发布会。该书共采访了21个国家、45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部官员、驻华大使、国际组织代表、高校校长以及社会组织代表。

该书由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世界教育信息》杂志、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等合作编著。共分为七个篇章,以“合作与交流”“创新与发展”“教育信息化”“务实育人才”为主要内容,真实、全面、多视角反映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国家教育制度、政策以及教育对外合作策略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资讯。

该书编委之一、甘肃政法大学教授奥莉娅在甘肃生活、工作7年,她主动承担了该项目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俄语区国家的前期联络、翻译整理等工作。

她说,该项目既能帮助国外高校在中国开展宣介,又能为有意拓宽国际项目合作的中国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提供丰富的参考信息。

在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全面建设进程中,深化教育领域的开放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甘肃教育各界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日渐活络。

“然而,由于与沿线国家存在语言不通等问题,致使我们对这些国家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教育政策、合作意愿等把握得不是很到位,一些合作期待往往难以顺利达到目标。”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校长王延宁说,该书提供了非常详实的资料支撑,是后疫情时代支持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参考。

甘肃省政府外事办主任张宝军说,广泛多元的教育资源共享,将能够培育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人才,发掘融合新的教育资源。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为“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建设提供更多帮助,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