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在国家层面推出278项制度创新成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7-07 09:40:11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于佳欣)随着自贸试验区第四批18个“最佳实践案例”发布,截至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在国家层面推出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这是记者从商务部6日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商务部作为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前印发了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副司长陈洪在会上说,本次发布的案例涉及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国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突出了“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的特点。

其中,河南提供了“四链融合”促进洛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案例,江苏提供了“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案例,广西提供了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案例等。新一批案例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人民关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特色。

陈洪还表示,自首个自贸试验区设立近8年来,各自贸试验区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取得了丰硕成果,既有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基础性、引领性的制度变革,也有“海关通关一体化”等监管模式创新,还有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四个一”等全流程制度优化。

除国家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地方层面,据不完全统计,前18个自贸试验区已在本省份内推广了约1400项制度创新成果,并扎实推动成果落地实施。

陈洪表示,未来商务部将以深层次改革促进市场相通、以产业链开放加快产业相融、以高端要素集聚推动创新相促、以高水平开放推动规则相联,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自贸试验区探索取得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

历经五次扩围,我国至今已拥有21个自贸试验区,覆盖全国东西南北中,制度创新一直是自贸试验区的任务核心。一直以来,商务部定期会同有关地区和部门梳理汇总相关经验并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相关推荐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观察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建设十年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40余项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