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经济快速恢复,用电创新高——浙江最高用电负荷首破1亿千瓦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王健 2021-07-21 10:15:49

7月13日,浙江电网最高用电负荷首破1亿千瓦,达到1.0022亿千瓦,同比增长8.1%。继广东、江苏后,浙江电网成为国内第三个最高负荷过亿的省级电网。

浙江用电需求持续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快速恢复增长。年初以来,浙江省经济持续向好,工业发展、外贸形势好于预期,1月份至6月份用电需求快速攀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达2533.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87%。其中,工业用电量1764亿千瓦时,增速达26.29%,占全社会用电量69.64%。专家指出,正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拉动,加上高温刺激用电需求,助推了浙江用电负荷创新高。

据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发布的《2021年度浙江省电力电量平衡方案》,今年浙江省内电源增加以少量风光电为主,外来电供应增幅较小,迎峰度夏、度冬可能面临严峻挑战。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项中明表示,目前国网浙江电力正在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具备进一步强抗扰、自愈能力和高效运行能力,电网更智慧、充满弹性,即便遇到一些冲击,也能得到较好缓冲。

在工商业重镇义乌,全社会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义乌供电公司建设多处负荷聚合智控装置,将光伏所发电能收集储存,并通过加装电池、智能调控5G通信基站等,帮助削峰填谷。7月14日,义乌全社会用电负荷达255万千瓦的历史新高。通过源荷储智能集成平台,发挥储能电站作用,义乌成功转移尖峰负荷1688千瓦,降低尖峰负荷2小时以上,确保了民生和工商业用电需求。

面对电力供需“紧平衡、硬缺口”总体态势,浙江多措并举保供电。浙江省能源局局长周卫兵表示,有关部门将科学优化电力调度运行,积极增加外来电力供应,全力抢建电网、气网补强工程和应急电源项目,有效提升天然气机组发电量,以省内发电调控管理刚性应对省外来电不确定性,以需求侧响应的柔性应对供应侧的不确定性,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在电源供给侧,浙江推动多元化、清洁化能源供给。一方面,积极争取特高压直流工程满功率输送,加快特高压环网建设,提升清洁能源入浙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省内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并确保全消纳。迎峰度夏期间,国网浙江电力全力挖掘、优化省内发电资源,进一步优化小水火电发电计划,化零为整发挥最大效益,以高交互能力支撑电网弹性。此外,千方百计增加省外购电,积极协调安徽、福建等周边省市给予电力支援,争取最大外来电力达3400万千瓦。

在电力需求侧,浙江加强电力管理,动员和唤醒“沉睡”响应资源。电力需求侧管理重点,从单纯节能、削峰填谷,转移到促进电力系统平衡、消纳可再生能源;参与需求响应的企业,从第二产业拓展到第三产业,从高压用户扩大至高低压用户。浙江在全国首推公共机构电力需求响应集中示范工程,试点开展负荷响应专项市场交易,上线“虚拟电厂”,不断提升储备用户侧削峰响应能力。

相关推荐
2025年浙江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0列

9月17日,2列满载日用百货、电子元器件、新能源设备等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先后从义乌西站驶出,标志着2025年浙江中欧班列(含中亚方向)累计开行已突破1000列。

杭州宁波两海关发布多项合作行动

9月16日,杭州海关、宁波海关对外发布《杭州海关 宁波海关关于实施“四大伙伴行动” 助力浙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意见》。“四大伙伴行动”将围绕国门安全、通关便利、重大项目、关际合作等4个方面,重点开展16项合作,支持浙江省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浙江企业加力开拓东盟大市场

近年来,浙江对东盟进出口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从2020年的13.1%提升到今年前8个月的15.2%,已成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浙企正加力开拓东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