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财经分析:美国7月CPI同比涨幅居高不下 通胀压力仍存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08-12 10:45:04

新华丝路华盛顿8月12日电(记者许缘、高攀)美国劳工部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4%,涨幅较6月持平,是2008年8月以来最高值,显示美国通胀压力仍存。

劳工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CPI环比上涨0.5%,涨幅较6月的0.9%有所回落。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3%,涨幅较6月的0.6%有所收窄。核心CPI同比涨幅为4.3%。

具体来看,当月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同比涨幅达到23.8%。其中,汽油价格环比增长了2.4%,同比飙升41.8%。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3.4%,同比涨幅较6月扩大了1个百分点。同时,受全球汽车行业供应链瓶颈等问题影响,新车价格环比上涨1.7%。在过去3个月,新车价格已累计增长了5.4%。

分析人士认为,7月美国CPI同比涨幅居高不下,显示美国高通胀水平短期内很难缓解。随着疫苗接种率缓慢上升和经济陆续重新开放,消费者需求激增超过了企业生产能力,加之全球供应链瓶颈和劳动力短缺,企业投入成本大幅上扬。不少企业将价格压力转嫁至消费者。尤其是全球半导体短缺严重影响汽车生产,新车和二手车价格近月来大幅增长。

有经济学家预计,随着经济持续增长,部分价格类别有望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届时价格上涨压力可能有所缓解。但更多市场人士担心,在经济快速恢复时期,大规模财政政策和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拉动需求增长,进而推动通胀水平持续攀升。

1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约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该法案将送至众议院审议和投票。自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美国国会已出台近6万亿美元经济纾困措施,为经济注入大量资金。

与此同时,美联储在结束7月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同时保持每月不低于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虽然美联储再次强调通胀上涨主因是疫情带来的“暂时性”因素,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承认,短期内通胀压力减缓的可能性不大。

不仅如此,消费者通胀预期不断上涨。纽约联储的数据显示,7月消费者对未来三年通胀预期中值小幅上扬至3.7%,高于1月时的3.6%,是201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华尔街日报》于7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12月,美国通胀率或维持在4.1%,远高于2019年底的1.8%。

有分析人士预测,考虑到通胀率近月来持续处于高位,美联储可能提前收紧银根,或最早于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更明确表达缩减量化宽松计划,并在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

相关推荐
美国2月失业率升至4.1%

美国劳工部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美国失业率环比升至4.1%,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15.1万,远低于市场预计的17万。

行走拉美手记|墨美边境汽车业者艰难应对“关税漩涡”

笼罩墨西哥汽车业的关税阴云并未完全消散,就像在精密运转的机械齿轮间撒入铁屑,正打乱蒙特雷这座工业城市原本有序高效的生产链条。

美国决定对三大汽车制造商豁免墨加关税一个月

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给予福特等三大汽车制造商为期一个月的关税豁免,对其通过美墨加协定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汽车产品免除25%的进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