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缓解“等米下锅”焦虑 国家为科研经费拨付设时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8-24 09:49:23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王琳琳)经费拨付时间长、进度慢、环节多是科研人员经费申请使用中时常遇到的“头疼事”。为有效缓解“等米下锅”的焦虑,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针对拨付流程中不同环节提出明确时限要求。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黄家玉介绍,第一个环节从财政部门到项目管理部门。在部门预算批复前,项目管理部门就可以拿到预先拨付的经费,确保科研活动正常推进。需要说明的是,预算正式批准后,财政部要在20日内批复下达科研经费。

第二个环节是从项目管理部门到项目牵头承担单位。“这次意见特别提出明确时限,要求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任务书签订后30日内,将经费拨付至项目承担单位,切实保障科研活动实际需求。”黄家玉说。

第三个环节是从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到项目参与单位。科研工作往往需要多个单位合作开展,从项目牵头单位到项目参与单位是经费拨付的最后一环。意见专门明确,项目牵头单位要根据项目负责人意见,及时将经费拨付至项目参与单位。

此外,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介绍,考虑到科研活动的连续性以及避免突击花钱等问题,意见取消了此前结余资金只有2年的使用期限,明确项目结余资金全部留归项目承担单位继续使用,由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优先考虑原项目团队科研需求。

新政策出台后,如何实现新旧政策无缝衔接?黄家玉表示,对于意见发布时执行期已结束、进入结题验收环节的科研项目,按照原政策执行,不做调整。对于意见发布时仍然处在执行期内的科研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并与科研人员充分协商后,确定是否执行新规定。如果项目承担单位经与科研人员协商后,确定要执行新规定的,涉及需要项目管理部门同意的,在履行相关程序后执行。对于意见发布后,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按照新规定执行。

相关推荐
关于深化“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机制建设的安排

2019年4月25日,在中国财政部的倡议下,中国财政部、老挝财政部、蒙古注册会计师协会、尼泊尔会计准则理事会、新西兰外部报告理事会、巴基斯坦特许会计师公会、俄罗斯联邦财政部、沙特特许与职业会计师协会、叙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越南财政部等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共同发起并对外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被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

第七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联合公报

《“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的参与方,于2025年10月14—15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第七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围绕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赋能会计转型、财会人才教育培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绿色发展路径、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全球趋势与区域实践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入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