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国经济韧性足 政府治理范式受瞩目——访韩国京畿大学教授刘子阳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9-02 15:42:40

新华社首尔9月1日电(记者杜白羽、周思雨)韩国京畿大学教授刘子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在增益世界经济、丰富治理范式、创造开放共赢等方面贡献了智慧和经验。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挥经济率先恢复的积极影响,在推动全球包容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间证明,中国发展是世界稳定之锚和增长动力。”刘子阳说。

中国是去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刘子阳认为,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得益于宏观政策精准有效对冲疫情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推进,为复工复产创造了适宜的金融环境,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有针对性的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带动了民生指标向好。

刘子阳认为,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走与各国携手发展的道路,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全球产业链,共享发展机遇,这种强调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对各国克服疫情危机、重塑疫后经济十分重要。

疫情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进博会等多场国际会展如期举办……“这能有效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中外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共赢愿景。”刘子阳说。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正式签署。刘子阳认为,RCEP以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为首要任务,协定生效后将大幅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与RCEP成员双向投资。

刘子阳认为,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治理智慧与经验,也坚定了全球范围内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即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会改变。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第三届链博会韩国推介会在首尔举行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韩国推介会4月10日在韩国首尔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