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企业合资筹建的核燃料组件厂投产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1-11 16:15:44

新华丝路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安娜)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获悉,10日,由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铀业”)和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哈原工”)共同出资建设的乌里宾燃料组件有限责任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中哈组件厂”),在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投产,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核燃料组件生产阶段。

1636618011972.jpeg

图为中哈组件厂厂房

据中广核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哈组件厂由中广核铀业持股49%,哈原工持股51%,项目合资运营期为20年。2016年12月正式开工以来,经过中哈两国建设者通力合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于2021年9月完成生产线鉴定,11月投入生产。该组件厂目前设计年产200吨核燃料组件,可满足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换料需求。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表示,中哈组件厂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的标志性项目,希望中哈双方以项目投产为新的起点,不断加强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推动两国核工业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据记者了解,除核燃料组件厂外,中广核与哈原工还在铀资源开采、天然铀贸易、核燃料芯块加工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目前在哈萨克斯坦联合开发了伊尔科利、谢米兹拜伊、中门库杜克和扎尔巴克四座铀矿。

中广核副总经理郭利民表示,未来中广核将与哈原工深入合作,继续为促进中哈两国在核能领域互利互补、合作共赢开创新的篇章。

相关推荐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

记者手记丨中亚出租车司机眼里的中国

在中亚国家,记者工作或出差期间经常需要“打的”,而同出租车司机聊天,为记者观察当地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得以管窥当地人对中国、中国制造乃至“中国智造”的看法。

哈萨克斯坦总统宣布全面推动国家数字化建设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9月8日宣布将设立人工智能和数字发展部,建立完整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计划三年内将哈萨克斯坦建设成全面数字化国家。他同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哈萨克斯坦巩固欧亚大陆重要陆桥地位。哈政府下一步将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现代物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