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自贸港“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取得成效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1-29 15:35:41

今年以来,金融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效果显著。记者从26日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通过“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调整信贷结构,推动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贸港建设能力。

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联合海南银保监局、海南证监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16个厅局陆续出台了金融支持重点园区、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等七个专项意见,发起了“自贸港金融服务企业提升行动”“2021-2023年推进海南省动产融资行动”“‘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等三个专项行动,形成了“1+N”货币信贷政策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副行长黄革介绍,“1+N”政策出台以来,海南全省信贷增速持续提升,信贷增长疲软的现象有所改观。截至10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10498亿元,同比增长5.4%,信贷增速较上半年2.5%左右的平均增速提升了1.1倍。跨周期看,近两年信贷平均增长5.8%,与经济两年平均增速(7.0%)基本匹配,“1+N”政策体系为自贸港建设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具体分结构看,海南自贸港园区金融快速增长。截至10月末,全省11个重点园区(含入园企业)信贷余额631亿元,同比增长28.4%。普惠金融稳健发展。截至10月末,全省农户贷款319亿元,同比增长10.9%;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19亿元,同比增长12.5%;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9.8亿元,同比增长12.4%。

在绿色金融方面,截至9月末海南全省绿色信贷余额475亿元,同比增长13.1%。目前海南自贸港发行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激励相容的评价机制,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

随着多项跨境人民币优化政策出台落地,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突飞猛进。据悉,今年1-10月海南全省涉外收支总额275.98亿美元,同比增长91.66%。人民币跨境收付额366.45亿元,同比增长51.33%。自由贸易账户收支折合人民币1064.2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6.18倍。辖内共办理QFLP业务49笔,引入QFLP基金管理企业13家。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助力企业提升全球资金管理能力

近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银行合作,成功开展跨境人民币直贷置换外币融资并搭配货币互换(CCS)业务,外汇衍生品交易有效控制汇率波动风险,为公司节省融资成本100万元。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政策“活水”激荡产业新动能——海南自贸港的“洋浦实践”

作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先行者”和“试验田”,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自设立以来不断释放政策活力、集聚产业动能。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儋州的洋浦保税港区,探寻区域经济持续向新、向上的“发展密码”。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 人员货物如何通关?

海口新海港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建设项目中最大的基础性工程。作为“二线口岸”,它是连接海南自贸港和内地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