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科普:“德尔塔克戎”是真实变异还是样本污染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3-03 14:02:15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冯玉婧、陈晨)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以来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近来有关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重组为“德尔塔克戎”的消息备受关注,但也有专家对此质疑,那么“德尔塔克戎”究竟是真实变异还是样本污染导致的实验乌龙?

最新消息来自法国,一些媒体2月28日报道说法国公共卫生部门报告了10例“德尔塔克戎”变异毒株感染病例。记者在法国公共卫生部门网站上确实找到一份公报,其中说截至2月21日,法国有10个病人的样本中同时检测到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相关特征。但是,整个公报中没有出现与“德尔塔克戎”对应的Deltacron这个词。截至发稿时,法新社、《费加罗报》等当地主流媒体也未报道发现“德尔塔克戎”。

此前,塞浦路斯大学研究人员科斯特里基斯1月7日宣布,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种毒株的基因组同时具有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的特征,研究小组决定将其命名为“德尔塔克戎”,并把相关基因数据提交到“流感数据共享全球倡议”平台。

英国卫生官员2月中旬也表示,他们正在监测一种新的新冠病毒毒株,该毒株可能是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的“重组”。

相关消息备受关注。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在内的一些专业人士提出了质疑,认为“德尔塔克戎”可能是样本污染导致的实验乌龙。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在塞浦路斯大学团队宣布发现“德尔塔克戎”后表示,这可能是基因测序过程中样本受污染的结果,并建议不要使用“德尔塔克戎”这一名称。

世卫组织新冠技术团队成员库帕利1月9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没有“德尔塔克戎”这样的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没有形成超级变异毒株。

英国学术期刊《自然》1月下旬发表的一篇文章说,多位专家认为,塞浦路斯大学团队提交的基因数据不足以确定新的变异毒株,相关结果也可能不是源于病毒重组,而可能源于实验室污染。

“流感数据共享全球倡议”平台基金会美国华盛顿特区办事处的官员谢丽尔·贝内特说,鉴于自2020年1月以来已有超过700万个新冠病毒基因组提交到该平台数据库,出现一些测序错误不应让人感到意外。

但另一方面,科斯特里基斯也作出回应,否认“德尔塔克戎”是实验室污染的产物。看来,目前科学界对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议。

世卫组织根据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传播力、致病性等,已经确定了一些“需要关注”或“需要留意”的变异毒株。截至目前,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均属于“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缪和拉姆达属于“需要留意”的变异毒株。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访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知名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实现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瑞士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安托万·弗拉奥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近期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是正确的,中国的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科普: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亚型XBB更危险吗

近期,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亚型XBB引发的感染病例在一些国家有上升趋势。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相比,XBB的传播是否有不同?是否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重复感染?人们又该如何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