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口药谷”成海南医药产业集群高地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4-06 10:41:11

位于海南省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药谷工业园,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诸多优惠政策,并通过建立“企业秘书”制度、加快建立审评审批优先通道等,帮助企业及时吃透政策,吸引了多家知名药企来此建厂。截至2021年,该园区共有医药企业66家、医疗器械类企业19家、医药文号1590个;海口市医药工业总产值占全省97%以上,而高新区占海口市80%以上。

洗瓶,灌装,冻干,轧盖,灯检,入托,贴签,装盒……注射剂二车间一批产品就可以实现14万瓶的产量。3月29日,记者来到海南省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药谷工业园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流水线上的工人正在忙碌着。

不只是海南倍特药业,药谷工业园还吸引了齐鲁制药等知名药企来此建厂。海口国家高新区里的药谷工业园是“海口药谷”的核心区,整合了海口市现有的医药产业资源,以生物医药、保健品生产制造为主导,已成为海南医药产业集群高地。

截至2021年,该园区共有医药企业66家、医疗器械类企业19家、医药文号1590个;海口市医药工业总产值占全省97%以上,而高新区占海口市80%以上。

筑巢引凤,越来越多明星企业落户

如何吸引企业落户“药谷”并留下来?“首先要有好的政策。海南政策有很多优惠,从海南购买进口材料比其他省有优势,当地的行政审批也比较快,还可以依靠海南的地理优势,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争光表示。

2017年,作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倍特药业通过招商引资从四川来到海南,成立了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

记者了解到,海口国家高新区为更好服务园区企业,建立了“企业秘书”制度。他们为企业、项目配备管委会中层以上干部担任企业秘书,从注册登记、落地建设、人才引进、知识产权、融资贷款、发债或上市辅导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

此外,海口加快建立审评审批优先通道,对重大创新品种、首仿品种、移植领域新药和先行区医美产业相关进口药品等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这样的举措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吃透政策,有利于人才、配套产业等各项资源集聚,从多方面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产业集聚,多家名企发展蒸蒸日上

“目前在研品种有近30个,多个产品为全国首仿制药品或临床大品种。近两年,公司仿制药获批两个,已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4个。其中,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两个产品成功中标国家第五批集采。”刘争光说。

一直致力于抗肿瘤类、心脑血管类、小分子靶向药物等领域的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在“药谷”属于明星企业,它是海南省首家通过美国、欧盟“双认证”的医药企业,也是海南省首家向美国出口注射剂的医药企业。

该公司先后立项了74个创新性强、疗效好,满足临床重要需求的项目,并有针对性地引进了7位在海外颇具影响力的药物专业的领军人才,组建了百余人的研发团队,为公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该公司每年研发预算均占销售收入的8%以上,成功开发出了34个新产品,拥有了86项发明专利。

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民介绍,2016年12月上市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片历经7年研发,打破了国外垄断,让药价从5000多元/盒降为247元/盒,成了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药。

因地制宜,持续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未来,海南倍特药业将打造“高端无菌制剂生产基地”,确保每年至少有5个新产品上市,争取2022年底完成B厂区主体建设,2023年上半年正式投产;实现3年内营业收入突破25亿元目标,成为支撑集团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柱生产基地之一。

对于如今在“药谷”发展,刘争光认为,由于海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用电、物流等成本增加,而需要的高端人才,远没有北上广多,专业技术人才相对较紧缺。

而作为海口第一家民营药厂的海南新世通制药有限公司,其董事长蔡伦表示,希望民营企业能获得更多关注,尤其是在企业贷款利息方面,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海口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口未来会继续做好为企业的服务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制定相应措施予以协助解决。同时,随着海南岛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蓬勃展开,“药谷”企业也必将迎来发展的另一个“春天”。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加紧政策落地 冲刺封关运作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记者近期走访看到,海南各地、各行业持续加紧推进自贸港政策落地,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精准惠企送春风 纾困解难助发展——2025年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始终坚持推进海南自贸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于2025年3月至5月组织辖内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