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涉外法治系列课程”开课!逾万名专业人士报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璐 2022-09-22 08:15:00

图一为活动现场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9月21日电(记者 兰天鸣)由上海仲裁委员会与上海政法学院合作推出的“涉外法治系列课程”21日正式开课。在未来一年里,国际商事法律与仲裁专家将系统性介绍国际合同法、国际证据法与国际商事仲裁理论与实务。

“在过去40多年间,我深刻体会到基础课题对于整个思维的提升作用,以及对真正理解一个专业法律领域的重要意义。”主讲人、上海国际仲裁学院主席杨良宜表示,这些基础课题就像中国古语“一理通百理明”中的“一理”。把“一理”这个基础打好了,学习不同领域与专业的“百理”就会事半功倍、融会贯通。

据介绍,“涉外法治系列课程”自2022年7月2日发出课程预告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生、仲裁员、律师、法务等数以万计的专业人士报名。

长达一年的系列课程如何让学习者做到“不掉队”?杨良宜也坦诚相告,“相信很多学习者可能在一开始三分之一的课程时会感到辛苦”。他勉励学员坚持下去,从中感受到这套融合人类智慧与经验并且仍在不断完善的国际规则的魅力,“在不断学习与进步的道路上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满足与乐趣,更有能力帮助更多的同胞”。

图二为上海仲裁委员会主任、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教授致辞

据悉,“涉外法治系列课程”共有29堂课,聚焦国际合同法(包含侵权法中的经济侵权、衡平法、财产法、复原/不当得利等私法)、国际证据法与国际商事仲裁这三个国际商业游戏规则中的基础课题,于每周三晚间在线上免费面向所有报名参加的学员。9月至11月,系列课程的第一章节——国际证据法率先启航,共设置9讲,系统介绍国际通行的证据法规则。

相关推荐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发布法律常识提醒 助旅新公民遵纪守法平安出行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9日通过其官方平台发布了一篇详尽的《新加坡法律常识》手册,旨在帮助来新和在新的中国公民更好地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免因文化差异或疏忽而导致意外情况,确保在新加坡一切顺利、平安愉快。

涉外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北京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见闻

日前,记者跟随司法部采访团,走近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一线,看“增温提速”的涉外法律服务,如何更好助力对外开放发展,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香港普通法与争议解决实务培训班结业

5月26日,由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和陕西省律师协会联合举办的香港普通法与争议解决实务培训班举行结业式。此次培训是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首次与内地律师协会联合开展的实务培训,对助力陕西涉外律师人才培养、深化陕港两地在法律专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