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港保税区市场主体十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年平均增幅42.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0-14 17:38:46

记者13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作为中国第二个、北方首个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努力为企业打造投资便利化高地,截至2022年9月底,区域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33785户,相比2012年底的6215户,净增超27570户,年平均增幅42.55%,市场主体实现跨越式增长。

保税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2年9月底,区域第二、三产业市场主体数量比为2∶2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占据第三产业主导地位。

同时,天津港保税区已成为天津市外商投资企业主要聚集区之一,外商投资企业从818户增长到1738户,增幅达到1.12倍。保税区民营企业数量和实力同样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2022年9月底,区域民营企业从2012年底的4391户增长到27430户,增长了5.24倍。

据介绍,天津港保税区立足区域实际,以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为指引,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努力打造企业投资便利化高地。除了在全市率先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登记、电子营业执照、“一照多址、一址多照”、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外,还推出了多项促进投资便利化的改革创新举措,例如全市首创企业开办场景式“智慧秒批”、全市试点实施市场主体确认登记制改革、全市首单合伙企业财产份额出质登记业务、全市首推并公开承诺企业开办现场3小时内办结等,促进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发展预期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发展,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继续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造良好氛围,让更多投资者体会到“保税效率”和“自贸速度”。

相关推荐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Vlog:探秘天津港ART“钢铁物流侠”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举行。从百年大港到现代智能码头,天津港正展示着港口智能化的“中国方案”。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为天津港集团自主开发的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可与岸桥、轨道桥和充电桩实现高效联动。目前,天津港有130余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规模化运行。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