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怀远河溜镇:聚焦产业发展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1-22 09:01:52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坚持“项目为王、产业强镇”的原则,紧紧围绕“上规模、强产业”的现代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强化创新引领,聚焦产业发展,聚集资源要素,内部挖潜与外出招引相结合,谋划一批可操作、效益明显、带动程度高、活力强的项目,培育镇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助推优质企业在河溜镇落地开花,以高质量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河溜镇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拓宽收入渠道,采取“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使合作社与集体经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民共赢。同时,通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业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入驻,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350余户脱贫户通过深度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实现持续增收脱贫。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等,河溜镇按照凸显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思路,实行一村一策,做大做优粳糯稻、优质小麦、蔬菜、瓜果种植和小龙虾、螃蟹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培育了9个产业基地,建成了以发展粳糯稻、小麦、小龙虾、螃蟹、蔬菜、牛猪羊、鸡鸭鹅和防护用品、工艺品、首饰品、服装、体育用品、包材等种养加产业村20个,年创直接经济效益约5.7亿元。目前,河溜镇20个村都有自己的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全覆盖。

河溜镇把农业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之策,聚焦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龙头引领、订单入市、合作社托底、致富能人带动等方式,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加快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依托资源优势,按照“产村结合、种养循环、全产业链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特色粳糯稻和强筋优质小麦种植。目前,全镇优质粳糯稻种植面积11万亩,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2.5万亩,成为皖北地区优质粳糯稻和优质小麦核心种植区。

河溜镇将“能人回乡”作为激活农村产业的核心和关键,在选好能人、用好能人、选好产业上下功夫,吸引能人回乡发展农业产业,用足用活农业产业政策,做好全程“保姆式”服务,积极引导120多名返乡农民创办合作社98个,使“能人”回归形成“雁阵”效应,盘活了当地农业产业资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河溜镇落实“双招双引”政策,优化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增强发展镇村经济“硬实力”,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把禀赋优势变为发展优势,通过强化村企、村社融合和“引凤还巢”行动,落地规上企业5家,小微企业27家,村级合作组织20个,这些企业的投产达效和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发展后劲。(刘流)

相关推荐
农行定点帮扶倾心相助 鄂伦春特色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五

2023年,鄂伦春自治旗与农业银行“结缘”,成为农业银行第五个定点帮扶县。两年来,农业银行聚焦鄂伦春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信贷投放、资金捐赠、招商引资、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等,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

金融巧筑安居梦:农业银行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四

从水利设施到住房保障,从产业培育到公共服务,在每一个关乎乡村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环节,农业银行始终推动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从“有保障”向“高品质”跨越,既补“硬件短板”,也强“功能弱项”,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夯实根基,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深度衔接、长效发展。

安徽怀远: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风味”创新之路

怀远新材料产业能形成特色,关键在于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政府搭台、企业互动,逐渐形成了紧密的“食材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