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2-01 13:23:03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日前落幕,签约总投资达325亿元。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383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61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6166亿元,同比增长4.6%。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何以快速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记者进行了采访。

形成融合发展新态势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之所以快速发展,得益于生物医药企业不断集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说。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罗氏制药落地张江,成为第一家进入上海的知名跨国药企。从此,世界知名药企陆续进入上海。如今,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多种药企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介绍,目前整个浦东已集聚了26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仅在张江药谷就有1700家。

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带来的是人才要素的集聚。本次产业周上发布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显示,目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共27.8万人。

人才集聚带来了生物医药技术集聚和资金集聚。2021年,张江新增首次批准临床的一类新药就有116个,同比增长45%;张江生物医药企业共获得风险投资525.41亿元,同比增速达62.99%。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在上海汇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上海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11月11日,全球知名医疗激光设备企业科医人在中国的首个创新基地于外高桥保税区启用,从签约到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落成,仅用了60余天。科医人亚洲高级总裁翟琪瑛说:“这么短时间内就建成了一座高科技现代化工厂,我们亲身体会到了上海优良的营商环境。”

“这种环境不仅体现在高效上,还体现在产业环境和制度环境上。”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说。近几年,上海试行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研发型企业在药品生产、销售方面可以采取委托模式,为集中优势快速研发创造了条件。

优越的办公环境,高水平的实验室,按需购买的实验服务……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飞镖创新中心让记者眼前一亮。“创新中心服务于新药研发,我们提供了实验室和仪器,甚至还有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飞镖创新中心创始人朱鹏程介绍,5年来,中心已服务了120多个企业或项目,被服务企业累计获得投资超100亿元,基因治疗心脏病、人造肝脏等项目研发成果已初显成效。

加快布局重点新赛道

在本次产业周开幕式上,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各重要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共同发布“生物医药上海愿景”:到2025年,上海将实现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24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到2030年,上海将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顶尖的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国内领先的生物经济先导区、长三角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引领区。

加快布局重点新赛道是上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又一新亮点。浦东新区发布促进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目前浦东已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80多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数量在全国占比达1/3。

按照规划,上海将进一步集聚产业链各方力量,瞄准新型小分子药物、新型疫苗、新一代抗体药物等重点赛道,吸引越来越多世界级产业资源、创新人才、重大项目落地。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