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谢谢来自中国的这群天使”——中国援坦医疗队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1-04 09:28:26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月4日电(记者华洪立  闫然  王冠森当2024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奔巴岛上,中国援助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组的4位专家便起床收拾装备,他们要开车一个多小时去基林迪村,开始他们新年第一项工作——“灭螺”。

遍布溪流和池塘的奔巴岛,水泡螺在当地泛滥成灾,作为血吸虫的主要寄生宿主,岛上的居民饱受其苦,“灭螺”成为专家组在当地开展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基林迪村里,有一片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水塘,是4000多村民重要的用水来源。在此前的取样检测中,专家组发现了血吸虫幼虫的存在,而此行的目的就是对水塘进行消杀。专家们赶到时,这里仍有十几个妇女在洗衣服,还有很多儿童在玩耍。

专家组组长黄玉政看到这一幕很无奈。“血吸虫幼虫接触到人体皮肤极易诱发寄生,之前来调研时我们已经再三告诫他们不要再来这个水塘洗澡和洗衣服。”

消杀工作不仅需要携带重达百斤的装备,还要穿上厚厚的水靴,岛上强烈的阳光不一会就让4位专家汗流浃背,而赤道附近紫外线长期照射,也早就让4位专家的皮肤变成深褐色。

黄玉政介绍,奔巴岛上大概有120个社区,共有300多个类似的水塘和400多条溪流,每一个池塘从抽样检测到消杀,平均要去3次。“我们要在三月份雨季来临前完成全部水塘的检测工作。”

2016年8月,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正式承担商务部“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援助项目”。2023年5月,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正式承担商务部“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二期项目”,自2017年8月派驻第一期专家组以来,国内先后共派出34名专家来到奔巴岛。

“过去我们总是生‘怪病’,肚子很疼,还会尿血,我们那个时候对血吸虫病一无所知。但来自中国的医生帮助我们了解这种可怕的疾病并且治好了它,真的谢谢来自中国的这群天使。”村民哈米尔告诉记者。

在坦桑尼亚,除了奔巴岛上的血吸虫病防治专家组,还有两支援坦医疗队,分别是江苏省对口的援桑给巴尔医疗队以及山东省对口的援坦桑尼亚医疗队。

去年9月,中国(江苏)第33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22名医生来到桑给巴尔,4个月的时间里,已为数百名患者实施了手术。

桑给巴尔卫生部官员萨利姆·斯利姆曾多次感谢中国医疗队多年来为桑给巴尔人民提供医疗帮助,同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医疗队的合作。“中国和坦桑尼亚是传统友好国家,中国大夫们帮助了我们国家的大批患者,我们真心感谢你们!”

相关推荐
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开展义诊活动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阿鲁沙地区开展巡回义诊活动。本次巡回义诊的专家团队由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山东)医疗队、第34批援桑给巴尔中国(江苏)医疗队、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组联合组成。

中国援建供水设施助力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防治血吸虫病

清晨,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奔巴岛上,姆林多社区的小男孩哈桑拿着脸盆来到供水点,拧开水龙头,脸盆不一会儿装满了清澈的水。

坦桑尼亚总统感谢中企助力坦桑基础设施建设

由中铁建工集团东非公司承建的多多马高等法院、司法服务委员会办公楼及高等法院公寓楼三个项目启用揭幕仪式4月5日在坦桑尼亚首都多多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