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4-01-25 17:35:33

新华社上海1月25日电(记者郭敬丹、兰天鸣)记者25日从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获悉,2023年,上海一审商事案件审理期限缩短10.8%,鉴定评估用时缩短20.7%,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诉讼时间成本,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上海已连续6年制定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落实“提升商事审判质效”等28项改革举措。2023年,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0.8万件,同比上升27.7%。

发挥破产审判“及时出清”和“重整救治”功能,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会同市发改委等17家单位,联合推出破产信息“一网通查”、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等提升办理破产便利度的35项措施,办结破产、重整案件2948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32天,化解债务3400亿余元,让僵尸企业快速出清、危困企业脱困重生。

上海也积极推进涉外法治工作,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结一审涉外商事贸易案件4507件,同比上升18.5%,涉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海涉外司法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同时,上海优化保护创新法治环境,平等保护各类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5.7万件,同比上升38.6%。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