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2-07 09:17:18

新华社上海2月7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6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市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近日发布。实施方案提出117项措施,在不断优化“边境”措施,加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开放力度的同时,主动对接“边境后”规则,稳步深化制度型开放。

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率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规划范围内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数字经济规则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具备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提高参与国际规则构建的整体能力,在重点领域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是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在金融领域,实施方案提出便利电子支付服务提供、支持境外电子支付机构持牌经营等措施,助力经营主体提升统筹配置境内外资金的能力,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和产品面向国际的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主任施琍娅说:“我们将与有关部门一起推动深化金融科技国际合作,便利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为境外设立的基金产品提供境内投资管理、估值核算等服务,支持境外投资者扩大人民币资产配置,共享人民币市场开放与发展机遇。”

“实施方案在金融、电信等服务贸易领域提出的任务措施,离不开法律、咨询、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国际化的专业服务。”浦东新区常务副区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朝说,浦东新区将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优势,深入实施“全球专业服务商引领计划”,加快构建符合全球城市定位和功能要求的专业服务业产业体系。

聚焦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实施方案提出保税维修货物允许转为内销、进口葡萄酒和蒸馏酒可免于标示商标或商品名的中文译文等信息、进口医疗器械可在销售或供应前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粘贴中文标签等措施。实施方案还提出,健全海关监管执法措施,扩大预裁定申请主体范围,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这成为实施方案的一大亮点。实施方案在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促进数字技术应用、促进数据开放共享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如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提出率先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在临港新片区建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等措施。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表示,临港新片区将按照“从企业到行业、从案例到清单、从正面到负面”的原则,率先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金融理财、高端航运等重点领域,开展一般数据清单和重要数据目录的编制工作,今年3月有望发布第一批清单。

对接“边境后”规则,实施方案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强化环境保护等措施,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朱民表示,上海相关部门将合力推动各项措施尽早落地见效,尽早形成亮点成果、典型案例,通过各类型政策宣介会、“上海市企业服务云”、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等平台和方式,主动向企业做好政策宣讲和咨询,帮助企业用足用好试点政策,切实享受开放红利。

相关推荐
数读“十四五”答卷:从自贸试验区到“一带一路”,制度型开放格局不断完善

一组组亮眼数据,正是这五年发展“答卷”的生动注脚;这份沉甸甸的成就,不仅是“十五五”谋篇开局的坚实基石,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有力支撑,为中国未来行稳致远筑牢根基。

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快跨中心跨境电商出口货值破亿元

记者从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获悉,为深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北全面振兴战略,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充分发挥“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区位与政策叠加优势,以快件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为核心载体,持续赋能外贸创新发展、增强区域开放动能。

创新开路 破局而立——安徽自贸试验区五周年观察

今年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五周年。作为我国第六批自贸试验区之一,五年来,这片范围近120平方公里的创新热土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