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港产城融合塑造天津开放新优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5-01-01 14:22:28

新华社天津1月1日电 题:港产城融合塑造天津开放新优势

新华社记者毛振华、李亭

2024年12月26日7时,载有380个集装箱智利车厘子的“以星奥克兰”轮缓缓靠泊天津港。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首船智利车厘子抵达天津,将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持续打造服务京津冀地区及更广范围的“城市冰箱”,是天津发挥港口资源优势,辐射经济腹地、吸引要素集聚的缩影。近年来,天津深入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港口优势与产业优势双向发力,塑造“通道型、平台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的“五型”开放新优势,开放型经济底盘持续稳固。

持续开通航线,做优做强服务。2024年以来,天津港乘着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东风按下“快进键”,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积极助力“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及“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天津港拥有147条集装箱航线、40余条海铁联运通道,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去年1至11月,天津港集团完成海铁联运量127.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22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

去年前三季度,天津进出口总值为6102.9亿元,同比增长2%。外资持续青睐天津,在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290家,去年1至11月,实际使用外资45.6亿美元,外资企业税收增长7.3%。

“奥的斯对在天津发展充满信心,将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加快泰达生产基地提质升级,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助力天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前不久举行的奥的斯中国40周年庆典上,奥的斯全球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朱蒂说。

作为最早进驻中国的外企之一,1984年,奥的斯集团与当时的天津市电梯厂联手成立合资公司。此后,集团不断加大在天津乃至全国的投资。如今,其泰达生产基地已发展成为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

凭借开放优势,航运物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保税维修等适港产业在这里快速发展。

走进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机库内的维修机位排得满满当当。2024年,天津海特共完成了5架飞机的客改货改装,年收入增加近50%。其中,境外业务收入大幅提升约80%。

企业三期机库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三期机库建成后,我们计划再拓展3条窄体机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企业产能与作业效率。”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聪说。

港产城融合天地宽广。“天津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充分用好政策优势,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加快塑造‘五型’开放新优势,打造全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天津市商务局局长孙剑楠说。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激发开放活力

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

天津塘沽边检站精准护航中萨援建物资 "一带一路"再添友谊新地标

我国援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萨尔瓦多共和国建设项目的物资设备,近日在天津市大沽口港区10号码头顺利完成装船作业,搭乘“振希新宝瑞”轮,发往托波洛万波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