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产业发展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埇桥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1-23 16:57:39

2024年以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围绕“两强一增”的目标要求,聚焦服务团互联共建,充分发挥服务团创新引领作用,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搭建平台,提升“凝聚力”。出台《埇桥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工作实施方案》,在服务团成员“定点帮扶”“结对共建”基础上,以“组团打包”的新模式,按“指导区域就近、业务领域互补”的原则,将全区116名服务团成员分区域组建10个“服务团工作站”,每个工作站由10-13名服务团成员组成,通过个人自荐、成员推荐等流程综合研判,从中选拔一名优秀成员担任工作站组长,形成“区委牵头抓总、各镇联动参与、工作站具体落实”的工作基调。

构建机制,强化“执行力”。建立“资源共享、问题收集、集中议事”三项工作制度,结合服务团成员日常走访发现难点问题,每月组织召集1次工作例会,通过各专业领域成员集中交流发言商讨,推动工作思路共谋共享、工作难题聚力破解,实现各成员从“遇事无从下手”到“解题得心应手”的转变。“服务团工作站”成立以来,通过互联共建,提出产业发展思路150余个,实际解决群众种植养殖等技术难题279个,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取得实效。

突出实绩,激活“战斗力”。建立服务团成员常态化跟踪培养机制,将工作成效记入个人“成绩单”并作为年度考核、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依据。每季度召开1次座谈会,围绕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帮扶成效等5项内容,组织工作站成员谋产业、评项目、比创新,激发成员干起来、比起来、热起来。每半年举办1次“擂台赛”,工作站所有成员轮番上台,谈实绩、讲成效;各工作站选取1名乡村振兴示范带动效果好的成员,参加区级每年度举办的“擂台决赛”,有效实现服务团成员横向对比、纵向提升。(胡淼 张思危)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灰古镇:“小田并大田”改革见实效,千亩稻田迎丰收

11月18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的1750余亩水稻田迎来集中丰收期,六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间往复穿梭。

安徽宿州埇桥区夹沟镇:碧根果变身乡村振兴“致富果”

​碧根果产业不仅是“绿色经济”,更是“长效经济”。作为经济林木,其盛果期可达数十年,兼具生态效益与产业价值。

安徽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分会暨小学校长研究会第37届学术年会在宿州埇桥成功举办

11月12日至15日,安徽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分会暨小学校长研究会第37届学术年会在宿州市埇桥区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