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展览展示设在内蒙古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展区总面积达43200平方米,设置主题展、商品展等。(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网)
北疆草原,开放潮涌。
作为中蒙两国政府共同主办、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展会,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将于8月2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启幕。
今年是中蒙博览会创办十周年。十年来,中蒙博览会办展规模、覆盖范围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促进中蒙友好、深化东北亚地区合作、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作为今年中蒙两国重要的经贸交流活动之一,中蒙博览会聚焦经贸领域,立足东北亚各国,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拓展全球市场。
自2015年首届中蒙博览会举办以来,共有4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超8000家企业、近4万名客商参会参展,签订合作协议近600个,协议签约金额超7000亿元。合作领域涵盖基础设施、先进制造、现代农牧、新能源、数字经济等。
2023年9月6日,游客在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本届博览会邀请国内外嘉宾和参展客商近6000人,汇聚国内外1500余家企业。不仅包括蒙古国、俄罗斯等近邻,还包括巴西、乌拉圭、肯尼亚、莫桑比克等南美洲和非洲国家,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博览会期间将举办第三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中蒙生态项目投资合作圆桌会、中国(内蒙古)-俄罗斯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等活动,新一批合作项目也将在会上集中签约。
商务部副部长鄢东表示,本届中蒙博览会将着力打造国家向北开放新平台、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纽带、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支点。商务部将与各方一道密切配合、精心筹备,共同办好本届中蒙博览会,推动中蒙和东北亚区域合作走深走实。
互联互通持续深化
甘其毛都口岸是中蒙之间的重要能源通道,我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通道正坐落于此。
每个通关日清晨,随着通关通道的开启,一台台运载集装箱的AGV自动导向车沿着地面磁钉轨迹往来穿梭。在海关智能卡口自动完成查验后,30秒内抬杆放行,实现“读秒”通关。
2024年6月17日,在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集装箱监管场所,工人驾驶装载机进行AGV自动导向车卸货操作。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这是中蒙博览会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生动缩影。作为第四届中蒙博览会签约成果之一,甘其毛都口岸AGV无人驾驶智能通关及集装箱海关监管场所于2024年6月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通道全线贯通。
截至7月28日,甘其毛都口岸跨境AGV无人运输通道累计入境AGV自动导向车超13.5万辆次,货运量超900万吨。
从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获批,到满洲里、二连浩特、甘其毛都口岸实现高速公路通车,再到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开工建设,中蒙两国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加强。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杨进介绍称,十年来,内蒙古与蒙古国在设施联通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目前已经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多方位、立体化的口岸开放新格局,中国向北开放的大通道越走越宽、畅通无阻。
人文交流务实深入
近年来,在中蒙博览会的推动下,中蒙两国不断拓展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增进两国民生福祉,促进双方民心相通。
前四届博览会充分挖掘“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国际合作文化遗产,开展文化、旅游、教育、美食等多领域、多层次对接交流和展示,举办了文化展演、妇女发展合作、东北亚国家油画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美食文化节等丰富的人文活动。
6月21日,在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拍摄的术后患者和二连浩特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内蒙古人民政府奖学金”累计奖励2000余名蒙古国留学生,共建中蒙生物高分子应用、选矿工艺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筛查蒙古国眼疾患者3500余人、让600多名患者重见光明……
借助中蒙博览会这一重要平台,内蒙古积极完善与蒙古国多层次协商会晤机制,双方在高校合作办学、医疗团队互访、科技研发合作等方面交流不断增多。“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内蒙古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全方位深化了民心相通。”杨进说。(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