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上午,由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云南大学与泰国西那瓦大学承办的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大会暨工贸供需对接活动“数字教育”专题活动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汇聚来自东南亚各国100余名专家学者及产业代表,围绕数字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入研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探索全球数字教育合作的南亚东南亚策略。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教育进入数字时代、智能时代,需重塑教育生态、消弭数字鸿沟、重构素质能力、推动全球合作,构建开放包容的智慧教育生态。数字教育专题活动现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提出了4点建议,旨在将数字教育作为深化与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智慧教育产业生态。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光洪建议依托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推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云南大学副校长段兴武提出用数字技术消除教育鸿沟,用开放合作激活创新动能,真正实现“教以兴业、产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演讲环节,9位与会嘉宾围绕数字教育合作发展、人才联合培养、平台与产教融合实践等热点议题,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专题研讨与经验分享,为深化区域数字教育协作注入智慧动能、贡献实践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副秘书长王一楠教授以《数字技术突破效应下的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为题,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

马来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Idris教授以《AI-powered Learning Ecosystem in Malaysian Higher Education》为题,分享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中在人工智能驱动下所构建的学习生态系统及人才培养模式。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云教授以《新工科背景下“AI+”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题,阐述了软件学院在立足区域、辐射南亚东南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以“技术交叉融合、产业需求导向、创新能力塑造”三位一体目标为引领,创新构建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张成涛分享了华为通过ICT学院+ICT大赛模式培养数字化人才的路径和经验。新加坡国际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含峰从五个方面指出了数字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可落地的国际化发展建议。深圳市中诺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宇以“未来产业学院”为载体,依托职业教育6大公共服务,构建“标准输出+本土化适配+产业赋能”的职教出海模式。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国际部主任陈晓军,提出依托云南边境口岸城市的数字孪生产教融合实验室建设,共建中泰三方合作实验室建设构想。泰国西那瓦大学周非校长指出,愿携手中国与东盟合作伙伴,在教育与产业领域合作,为区域合作增添新动力,助力中泰—东盟共同体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马来西亚GITP.Asia集团CEO陈韦富描绘了全球数字教育创新与技术平台的建设路径和实施方案。
在圆桌论坛环节,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岳昆教授、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卓越研究院副院长吴章勇、泰国工商大学副校长、清迈湄州大学校长、泰国环球工商学院副院长以及云南漫画派对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段磊等8位嘉宾们围绕“南亚东南亚高校在数字化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和“学科共建共享与数字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议题,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维度,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最新实践成果。

最后,云南省高校与南亚东南亚高校及IT企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云南大学与西那瓦大学、中软国际三方共同打造的《数字产业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等7项合作文件。这些协议涵盖数字产业协同、实训基地共建及人才联合培养等多个领域,标志着区域教育合作与产业融合进入新阶段,区域数字教育协作迈出关键步伐。
本次会议以区域数字教育协作重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产教融合培育产业振兴新动能,共同谱写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