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苗庵镇曹集村传出一则喜讯:该村试养的澳洲淡水龙虾获得成功,今后,皖北地区餐桌上又多了道本土“蓝色美味”。
“这就是我们试养的澳洲淡水龙虾,单个重量普遍在3两到7两,大的能到1斤。”10月30日,在曹集村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赵刚端出一筐刚捕捞上岸的澳洲淡水龙虾满意地说,“它肉质非常紧,不管是盐水煮,还是清蒸、熟醉、红烧,都特别鲜美,尤其受到高端餐厅欢迎。”
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因身披青蓝色甲壳,又被称为澳洲蓝龙虾。赵刚介绍,作为高端淡水虾品种,澳洲蓝龙虾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水温在20℃至30℃之间最适宜澳洲蓝龙虾的生长,同时还需要保证水质清洁和稳定,控制好pH值在6.5至9.5之间。而皖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水质偏硬,并不具备天然优势,因此还没有实现规模化养殖。今年,赵刚先拿出4亩水塘进行试验。
“照顾蓝龙虾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既要保证它们吃得好,更要住得干净舒适。”赵刚表示,基地定期检测水质,严格控制水质、水温,种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构建出一个仿野生的生态环境。同时,根据龙虾的生长阶段精心调配饲料,精准控制日常投喂量。遇到极端天气时,他们更是彻夜守候在水塘边,随时应对挑战。
“从试验的成活率和品相来看,证明我们的这套养殖模式是成功的。”赵刚高兴地介绍,今年,他试养的4亩澳洲蓝龙虾亩产达到100公斤左右,与南方地区相当。蓝龙虾市场价每公斤接近200元,亩均收入约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赵刚表示,基地试养的成功树立起皖北地区水产养殖户的信心。明年,他们会继续扩大试验基地,提升养殖技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着力推动规模化养殖。同时,计划建设孵化基地,构建澳洲蓝龙虾育苗—养殖—销售全产业链。
“这个龙虾养殖基地是我们村‘一村一品’扶持的项目。它的落地,盘活了闲置的水塘资源,带动了村民就业。”苗庵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郭廓表示,镇里也将引导更多村民参与进来,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并探索发展龙虾垂钓等乡村旅游项目,让这只“蓝色小龙虾”逐渐成为曹集村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新滋味”!(张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