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带动东盟国家共享贸易便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9-13 15:55:00

电子商务峰会

图为2016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

新华社信息南宁9月13日电 (记者李斌、潘强) 随着中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中国与东盟在电子商务面临空前发展机遇。在此间召开的2016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上,东盟国家相关人士希望与中国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降低贸易成本、拓宽贸易渠道、提高贸易效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双方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盟国家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需求,促使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子商务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将电子商务列为重要议题。与此同时,中国电商企业已经开始在东南亚的商务合作,如“滴滴”打车投资了东南亚的打车平台、京东在印尼开店、腾讯在马来西亚推广微信支付、阿里巴巴投资了东南亚电商平台。

“在阿里巴巴平台上,东盟国家已经有100万个真实的有货源的注册供应商跟中国发生贸易关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国际事业部总经理余涌说,去年阿里巴巴在“一达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上,交易额达150亿元人民币,现在是每天1亿元,今年或将突破300亿元,而阿里巴巴的目标是500亿元。

“我们以苏宁海外购东盟馆和东南亚站作为依托,分进口和出口两个平台,先期与中国进口为主,主要是通过自营、代销和商家入驻的模式。今年苏宁海外购业务增速预计会达到600%,希望与香港、南宁、昆明等城市为核心,利用跨境电商模式,将东南亚的商品导入中国,通过海外购的快速通道提升东南亚商品进入中国的效率,共享中国消费市场的红利。”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总裁龚震宇表示,苏宁将核心能力向东南亚全面输出,服务于当地市场,并支持东南亚的企业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除终端商品外,随着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深化,工业等其他领域也将迎来电商发展的良机。聚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宏翔介绍,东盟国家各种原材料资源丰富,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近年来与中国之间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运输也发展迅速,公司致力于打造全品类大宗商品和工业全产业链跨境电商平台,为中国东盟企业提供金融、物流、大数据、技术、咨询、认证等综合服务。

相关人士认为,中国与东盟加强电商合作,政策文化差异、物流成本、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需要迈过的“三道坎”:

政策、法律、文化差异是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马来西亚环球采购公司首席执行官彭彦彰说,“例如马来西亚就有超过10种语言、东盟10国有超过10种宗教,做好跨境电商需要解决好语言、文化差异等有问题,另外各国法律、政策、标准等都应做好对接。今年就有日本的电商企业退出了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市场。”

物流成本需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阻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苏宁愿意与东南亚政府一同探索物流体系的建设。”龚震宇表示,随着东南亚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未来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深化合作还应加大力度解决物流成本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需共同推进。跨境服务贸易面临维权难题,跨境服务贸易因其间接性以及消费者与商家信息的不对称,均对消费者有关赔偿的争议解决造成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调查取证较困难;侵权责任难以明确,因代购商品一般产自境外,对其计量、质量等标准无法进行统一;管辖权、准据法的认定困难等进一步加大了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无形中延长了诉讼周期;个体金额较小,受众人较多等等。

相关人士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维权方式,包括建立地区性、中立的第三方消费者争议解决平台,综合运用多种纠纷解决方式特别是调解、仲裁;依靠行业自治和商会平台,加强网上消费者争议解决机制的建设等。

相关推荐
山海图“2025泰国电子商务大会”成功举办

“电商连中泰,共享新机遇”,4月28日,由山海图主办、连连国际协办的“2025泰国电子商务大会”在泰国曼谷盛大启幕。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

“一带一路”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3月28—30日,由全国电子商务教育与发展联盟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出版社承办的“‘一带一路’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论坛以电子商务教育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校企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电子商务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