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关总署:三因素助前三季度外贸回稳向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0-13 16:36: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赵旭) 记者13日从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逐季回稳,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同比虽仍然下降,但从季度情况看,呈现逐季回稳向好态势。海关总署发言人黄颂平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回稳向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国家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三年来,国务院共出台了十多个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不仅立足稳增长,更注重调结构、转方式以及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而且这一系列的措施针对性强、力度大。以海关为例,通过系列措施为企业提供进出口货物通关便利,降低出口查验率,通关无纸化比例提升到95%,外贸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所提升。在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上,有关部门提出了落实行动计划,加快44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建设,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这些都为对外贸易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发展。

第二,外部环境有改善的迹象,出口企业的信心有所增强。衡量全球贸易走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今年2月初290点的历史低点,到9月底回升到900点以上,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反映全球贸易的外部环境在改善。同时,根据对近3000家外贸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三季度内各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分别为36.9、38.7和39.9,逐月提升。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和经理人指数也连续提高,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的信心在增强。

第三,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带动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进口价格跌势趋缓,同步推动进口值降幅收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继续保持,国内需求有所回升,带动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前三季度我国铁矿石、原油、铜等商品的进口量保持增长。与此同时,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同比跌势也有所放缓。前三季度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5.3%,较上半年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同比跌幅较上半年收窄7.1个百分点,原油收窄6个百分点,煤收窄5.3个百分点,铜收窄3.8个百分点,这也同步带动了进口值的回升。

黄颂平认为,随着我国实行积极进口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进口价格跌势趋缓,使得进口总值降幅从上半年的下降4.7%收窄至前三季度的下降2.3%。

相关推荐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新增15种次!“丝路美食”加速走向中国餐桌

10月15日,中国海关总署与南非、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签署15种次产品准入文件。从南非的核果到土耳其的海鲜,从伊朗的猕猴桃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干,更多“远在天边”的美食沿着丝路变为“近在眼前”。

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明日开幕

以“深化国际合作机制 共促贸易安全便利”为主题的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10月15日在上海开幕,目前准备工作已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