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非洲之肯尼亚:波折的一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12-08 16:10:11

新华社内罗毕12月8日电(记者金正)2017年是肯尼亚的总统选举年。然而,总统选举一波三折,不但影响了这个东非国家政局的稳定,也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再次触发了非洲国家对西式民主体制的反思。 

在8月8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共有8个政党、政党联盟及独立候选人参加角逐,其中朱比利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肯雅塔与反对派“国家超级联盟”领导人奥廷加是最主要竞争者。 

8月11日,选委会公布计票结果,肯雅塔成功连任,但奥廷加拒绝接受选举结果并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举行大选。随后,最高法院裁定选举结果无效,于10月重新举行大选。大选中,肯雅塔再次获胜。虽然奥廷加依旧不接受选举结果,但最高法院裁定重选结果有效。 

11月28日,肯雅塔在内罗毕宣誓就职,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他表示,就职典礼标志着今年整个大选过程正式结束,他将致力于实现国家团结与繁荣,“我将成为肯尼亚全体人民的总统”。 

但到目前为止,反对派依然没有承认肯雅塔胜选的结果。这也意味着,围绕总统选举展开的政治角力并未最终落幕。 

总统选举一波三折,久拖不决,不仅破坏了肯尼亚政局的稳定,也妨碍了社会和经济的顺利发展。11月2日,肯尼亚警察总监约瑟夫·博伊内特发表声明说,至少19人在两次选举期间的游行示威活动中丧生。游行主要发生在肯尼亚西部、沿海以及首都内罗毕的贫民窟等反对派人士集中的地区。 

由于政局不稳,肯尼亚先令和股市受到冲击,房地产、旅游等行业也受到影响。据当地媒体报道,受到8月大选以来的游行示威活动等影响,肯尼亚西部基苏木、维希加、卡卡梅加等郡的民宿和酒店客流量减少40%,私人雇主开始解雇部分工人。 

接连举行两次总统选举,耗资不菲,加大了肯尼亚的财政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发出警告,大选进程一再拖长使投资者对肯尼亚态度消极,肯尼亚经济增长将因此有所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将肯尼亚2017年GDP增速调低至5%,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值。 

实行多党制的肯尼亚一直是西方推崇的“民主样板”。但在2007年大选中,奥廷加输给时任总统齐贝吉后,指责后者舞弊,导致两派之间的矛盾蔓延到全国并引发肯尼亚独立后最严重的全国骚乱,造成1000多人死亡。今年肯尼亚总统选举再次出现波折,重新引发非洲众多有识之士对西式民主的反思。 

非洲国家曾在独立后普遍实行一党制,后来迫于西方压力改行多党制。然而,受社会和历史等客观条件影响,简单复制西式民主并未给非洲国家带来繁荣和发展,反而造成党争不休、部族冲突不止等问题。 

近年来,非洲国家开始更加强调发展与稳定。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表示,非洲应以稳定为先,从自身情况出发建立非洲特色的民主体制。

相关推荐
全球瞭望丨肯尼亚媒体:中国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肯尼亚主流媒体《星报》9月10日刊发记者摩西·奥加达的文章说,当肯尼亚面临复杂经济形势时,分析人士正将目光投向东方,探寻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性。中国经济韧性的核心在于精密的治理架构,肯尼亚可从中汲取适合本国国情的经验。

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

以“跨越时空山海,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为主题的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日前在京开幕。

国际观察|关税风暴下非洲贸易的突围与新生

美国针对数十个贸易伙伴的所谓“对等关税”上月生效。其中,多数非洲经济体面临15%的关税,南非输美商品更面临高达30%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