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刘淑妍:以智能社会治理筑牢超大城市“温暖底色”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5-11-17 11:14:56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7日电(于子童)11月16日,由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在京举行。在圆桌讨论环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同济大学全球城市与合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刘淑妍,分享了关于中国“智能社会治理”模式探索的思考与实践启示。

c37ef62df692488d8d7c704944e9b0c2.jpeg

图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同济大学全球城市与合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刘淑妍发言(王潇摄)

刘淑妍指出,中国在智能社会治理领域的探索,尤其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制度创造。“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打造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以及跨界性的鲜明特色。”她介绍,基地的构建必须涵盖技术主体(企业研发机构)、研究主体(高校及专家)与实践主体(政府部门)三大核心,这种由政府直接牵头开展社会试验的模式,为全球贡献了重要的社会治理创新范式。

在刘淑妍看来,智能社会治理不仅要关注技术前沿,更要回应民生需求,弥合技术与公众之间的鸿沟。她以上海实践为例,强调“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下的精细化治理,要始终以民生为经验和导向,不断探索技术服务于人的有效路径。

“当前技术发展带来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恰恰要求我们在对超大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为公众构筑更强的信心与稳定感。”刘淑妍特别提及平台企业在提升基层劳动者福祉方面的努力。她以京东为例,会议前期,京东外卖骑手分享了企业对骑手群体实施的保障措施,刘淑妍对此表达了赞赏:“我们团队曾跟踪研究上海外卖小哥五年,深切感受到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他们的危机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企业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的举措,在不确定性中提供了一份至关重要的信任、稳定与安全——这恰恰是智能社会治理应当守护的价值内核。”

刘淑妍强调,理想的未来城市必然是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温暖之城。智慧城市不仅要有明亮的万家灯火,更要有温暖的人间烟火,为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保驾护航,让安全感和稳定感成为城市发展的坚实底色。

本次年会以“城市正智慧 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汇聚全球城市治理智慧力量,深入探讨超大城市系统治理与协同创新的路径,推动全球城市的互鉴与合作。

 

相关推荐
全球智库专家学者为超大城市治理建言献策

11月16日,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在北京召开。2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城市治理者汇聚一堂,就超大城市治理课题建言献策,为人类城市文明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柏坤霆:新太空经济与未来城市畅想

16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主任柏坤霆围绕新兴航天技术赋能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