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郑建君:以“智”促治 以人为本 现代化城市治理的中国实践与北京答卷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11-17 21:13:46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7日电(赵琳)17日,2025城市治理国际智库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郑建君发布并解读《数智赋能的城市治理变革:中国实践与北京创新》。

ceb69856c168472eb08c703e31ee39d8.jpeg

图为郑建君现场发布并解读《数智赋能的城市治理变革:中国实践与北京创新》 王潇 摄

当下,技术迅猛发展、环境日趋复杂、需求日益多元,数字化凭借嵌入性、预见性、高效性和精准性的关键特质成为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郑建君认为,城市治理应遵循“巩固发展共识,让建设有方向;坚持人本理念,让城市有温度;守住安全底线,让发展有保障;强化要素驱动,让治理有效果”的原则。

郑建君提出,以上述原则为基础,中国形成了平台导向、应用导向、政策导向和生态导向的系统集成模式。具体来说,在平台层面,城市大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平台打通了数据壁垒,实现治理资源高效整合;在应用层面,数字执法、社区服务、公共设施等场景落地生根,让技术更加贴近民生需求;在政策层面,数据驱动政策调研、AI辅助决策、智能化公众参与让政策制定更加科学民主;在生态层面,技术伦理规范、数据智能体系、业务流程协同等为数字治理提供了可持续保障。

作为中国城市治理最生动、最前沿实践现场之一的北京,以群众诉求为核心、以数字融合为支撑、技术与制度相互赋能,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创新范式。郑建君介绍,北京以接诉即办工作体系为核心,构建了全通道受理的诉求整合机制、分级响应的处置追踪机制、反馈闭环的评价回应机制,通过数据挖掘和AI大模型赋能,让群众诉求得到快速精准的回应。

“北京的改革创新实践证明,加深民生治理,完善制度保障,才能真正提升数智治理的效能。”郑建君表示,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的最终目标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践行人民城市、共创美好的理念,推动城市治理增效。技术是城市的神经系统,制度是框架骨架,而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诉求则是灵魂。“只有让技术、制度、价值三者协调发展,城市才能在全球气候变化、人口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等多重挑战面前展现出真正的适应力和持续力。”

据悉,本次会议以“城市发展与治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接诉即办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心、新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相关推荐
数智赋能如何推动城市治理变革?

在17日举行的2025城市治理国际智库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以“城市发展与治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为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林志佳:从新加坡“智慧国”建设看城市治理

17日,以“城市发展与治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为主题的2025城市治理国际智库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新加坡公共事务对外合作局副署长林志佳受邀出席并做案例分享,围绕新加坡四十余年的智慧治理经验展开深度阐述,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多元参考。

《接诉即办的中国理论——基于京华实践的中国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2025城市治理国际智库学术研讨会上,《接诉即办的中国理论——基于京华实践的中国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这一研究成果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