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金融活水润乡土:农业银行助力土特产“出圈”记——“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11-20 16:17:16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0日电(丁正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振兴是关键。农业银行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大力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延链升级、集群发展,推动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助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截至2025年9月末,农业银行在脱贫地区的乡村产业贷款余额5170亿元,较年初增加874亿元,增速达20.3%。

“指尖金融”让土特产“贷”出加速度

清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延长益康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朱小平就来到了他的樱桃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采访时,他掏出手机向我们介绍“惠农e贷”。“就像存在手机里的‘备用钱包’,用多少算多少利息,不用就不花钱。”他笑着说。

在河南省封丘县西关金银花市场,从事中草药种植、收购的岳邦昊正在地里查看花苗长势。他在农业银行的贷款额度从10万元一路增至50万元。“资金活了,产业稳了,我们的日子更有奔头了。”他的笑容里,映照着金融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坚实足迹。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农业银行创新打造的“惠农e贷”等数字化金融产品,正在重塑土特产产业的融资生态。按实际用款时长计息、手续便捷、支取灵活、利率优惠,根本上改善了农户贷款体验。用延安市延长县一位农民的话来说,“就像给果园办了张信用卡,种苹果才‘刷卡’,平时不欠债。”

“惠农e贷”在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1.79万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1800万户。

同时,农业银行也在不断探索针对土特产的专项信贷产品,支持各地“一县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在四川凉山,为助力县域彝绣特色产业发展,农业银行四川凉山分行创新推出“惠农-彝绣贷”,实现线上申请、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解决了彝绣经营户及绣娘申请贷款中存在的抵押难等问题。“通过主动对接县妇联,同时积极对接五大易地扶贫安置点,向安置点50余名绣娘及彝族服饰文化街60余户商户宣传‘惠农-彝绣贷’产品,收集贷款资料20余户。”目前,该产品共发放贷款287万元,助力脱贫群众端稳“手艺饭碗”。d74704e6b8a94ce7b04a505eb54b4b02.png

图为农业银行支持的凉山昭觉县沐恩邸彝绣工坊

推动金融“活水”真正触达田间地头

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由于距离偏远、农民居住分散,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成本相对较高,严重制约了农户信贷可得性。在金融服务下沉的过程中,农业银行培养造就了一支既懂金融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他们通过专业化服务,将国家政策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深入融合县域特色经济,打通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农民不用跑银行,足不出户就能获得高效便捷的贷款服务。”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雷赤镇雷多村党支部书记郝缩梅家里,她高兴地向我们介绍说。雷多村村民收入主要来自苹果种植和销售,目前,农业银行已合计投放1498万元支持村里种植户的生产经营。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郝缩梅说,“农行工作人员深耕乡村、进村服务,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政策讲进心坎里,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在农业银行的帮扶下,雷多村2018年脱离贫困村序列,2024年全村苹果产业收入达1200多万元,800余村民人均增收超1.5万元。

40fa022cbb824b4b9ff0960a0e2d6a7e.png

图为雷多村党支部书记郝缩梅查看村民种植的苹果树生长情况

农业银行还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选聘“金融村主任”,发挥熟人信息优势,搭建农户和农行之间的金融桥梁。事实上,郝缩梅就在雷多村承担了这个角色。她协助农行工作人员开展客户推荐、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精准度。

近年来,农业银行逐步扩大“金融村主任”模式推广范围,在全国已聘任4万名“金融村主任”;同步开展“党建+金融+科技”信用村信用户建设,以党建促乡村振兴,截至2025年9月末,农业银行已评定信用村9.9万个、信用户616万户,信用村内发放农户贷款4561.8亿元。

在苹果大省陕西省,为精准服务苹果产业发展,农业银行陕西分行立足苹果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开辟产业信贷“绿色通道”,创新推出“金穗陕果贷”“果库贷”“锦绣前程贷”“林果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实现对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融资服务全覆盖。目前,该行已累计投放相关贷款250.3亿元,助力果业更强、果农更富、果乡更美。

“农银商城”消费帮扶模式写好“土特产”金融大文章

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主线。作为产业链的最后一环,销售渠道不畅往往是特色农产品面临的重要难题。

为助力广大农户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农业银行于2019年建设了“农银商城”。该平台依托农业银行手机银行、企业网银等官方渠道,通过聚焦832个国家脱贫县和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全国各地农户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电商帮扶服务,使脱贫地区的“土特产”稳步走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农银商城”坚持以“公益帮扶、电商兴农”为核心定位,对入驻商户不收取任何费用,确保农户穿透式享有平台全量帮扶成果。目前,在营商户以832个国家脱贫县农户为主,每年为农户带来数亿元销售收入。

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当地农户没想到自己种的蜜瓜、红薯还能“上网”。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农户高兴地说:“以前蜜瓜烂在地里没人要,现在鼠标一点卖全国!”

2022年1月至2025年9月,“农银商城”线上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8.38亿元。由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农银商城”电商消费帮扶模式获评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产业连着就业,就业带着增收。当金融活水真正渗透进土地的肌理,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金疙瘩”,终将成为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

相关推荐
农业银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民共同富裕成果发布

未来,农行将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弘扬优良传统,优化产品服务,提升工作质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致敬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布会召开 农行书写“金融为农”新答卷

“倾听·助力·共富 与亿万农民同心共行 致敬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助力农民共同富裕”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丰收者”,通过鲜活的案例讲述农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共富,展现秋收“丰”景。

“点绿成金 新智共赢”2025中新绿色金融论坛成功举办

农业银行新加坡分行近日以“点绿成金 新智共赢”为主题,在新加坡成功举办2025中新绿色金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