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巴西贝伦11月23日电(记者赵焱)来自科研院所、企业界、文化行业、国际组织、青年群体与社区代表当地时间20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官方边会《激发气候创新:跨部门行动之路》上探索如何通过跨部门合作促进气候创新,推动理念从倡议走向实施,从共识走向行动。
本次边会特别强调来自全球南方的经验与声音,展示创新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被激发,并在复杂的气候挑战下成为推动社会韧性的关键动力。会议现场不仅呈现科技、能源、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也展现了青年行动者和社区组织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独特贡献。
来自中国的“绿地毯计划”以文化为纽带串联多元合作,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务实动能,“绿地毯计划”的联合发起人兼秘书长傅缤卉介绍了该计划从COP28发起两年以来进行的各类项目,展示以文化为桥梁推动多行业低碳转型,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
“绿地毯计划”还与氧芙雨林品牌联合发起“绿地毯计划-氧芙雨林保护行动”项目,推动雨林友好型产品进入主流消费。氧芙雨林负责人傅小渝强调,通过打造公平贸易链条、提高产品溯源透明度、支持当地社区增收,可以从根本上弱化雨林砍伐的经济动因,为自然保护找到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来自“气候核能”组织的沙赫鲁·纳西姆以“核能SMR与可持续农业”为主题,分享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在粮食生产、能源安全与水资源利用等场景中的应用潜力。他指出,在气候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稳定、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直接关系到粮食体系韧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深远意义。
来自“生态公民”的阿德里亚娜·冈萨雷斯从更具系统性的角度阐述“人-星球-目标”框架,展示如何将再生式商业理念融入科研、产业、社区与治理环节。她指出,真正的可持续性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伦理、教育与合作结构的议题,需要不同领域共同推动。
科莱美特气候青年(CYCAN)秘书长张思璐强调青年在教育、社区行动与国际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展示青年组织如何将热情转化为长期而系统的气候行动力。
此外,来自沙特与越南的三位青少年代表分享了野生动物保护、海洋生态恶化、森林与社区气候脆弱性等亲身经历,让全球气候变化变得更加具体可感。他们讲述了孩子们在家园中感受到的威胁,也表达了渴望用行动守护未来的愿望。 本次边会由植物科技联盟主办、尼日利亚动物保护协会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