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东南亚水果“乘坐”国际班列来到大西北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2-06 14:11:21

甘肃班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华社兰州2月6日电(记者屠国玺、王铭禹)年关将至,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理货员苏宝利比以往更忙碌,他和同事正忙着分拨一批在西北地区少见的“稀罕物”。前两天,甘肃省首趟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国际冷链试验班列返程,十来种东南亚国家热带水果和冰鲜海产品,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抵陆上丝绸之路。 

“这两天根本忙不过来,提货的人一拨接一拨。”苏宝利按照提货单,将一箱箱水果从集装箱内搬运出来。他身后的集装箱里,整箱码放着从东南亚进口的火龙果、西瓜、菠萝和榴莲等水果,这些水果在深居西北内陆的甘肃市场里,不仅数量稀少,而且价格昂贵,普通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 

这趟班列是甘肃省在南向通道上首次成功发运的回程班列。该班列1月底由广西钦州港发运,共载货25车,到达兰州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货物中除了水果和冰鲜海产外,还包括甘肃周边企业从国外进口的工业产品。以前包括甘肃、宁夏、青海在内的西北省区,80%以上的进口水果需要通过汽车从东南沿海港口运输,而通过南向通道国际班列运输,时间比汽车全程节省20多天,运费降低了5%以上。 

“货物到来之前我还担心会卖不完,可现在发现市场需求还是很大。”货物的组织者、陆港多式联运公司总经理曹柱说,作为首次尝试,他们在回程班列只装载了3个集装箱的水果和海产品,谁想还没来得及运出货场,就有许多兰州市民前来抢购尝鲜,只过了三天时间这批货物就所剩无几。 

“泰国的菠萝个头小,但水分多、口感好。”在现场采购的一位市民往汽车后备箱里装了60斤的一大箱菠萝,还有三个大西瓜。除了好奇想尝鲜,更重要的是价格要比市场售价便宜近一半。 

“我们大西北到了冬天,很难找到这种品质好、价格低廉的热带水果,而东南亚国家有大量供应;我们大量出产的高原夏菜、洋葱等蔬菜,在东南亚市场也有很大需求。”曹柱说,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让这种供求实现了对接。 

虽然首次运来的货物不多,但这次试验班列有着重要意义。今后,原本地处内陆的西北地区,将拥有从东南亚成规模进口水果的“直通车”。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从去年9月开通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国际班列以来,已经陆续开行7列班列,回程班列1列。西北地区的石棉、烧碱、特色农产品不断运往国外。同时,东南亚地区的水果也开始“搭着”回程班列运往国内,两地之间的货物往来日趋频繁。 

“兰州市多个果蔬批发市场已经与我们进行了对接商谈,希望加大从东南亚进口货物的数量。”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副主任罗喆说,随着南向通道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营,开行密度将不断加大,西北地区的人们将吃到更多的东南亚水果。

相关推荐
一季度甘肃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45.4%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7.6亿元,同比增长45.4%,占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5.8%。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农产品出口额达9亿元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农产品出口额达9亿元,其中,苹果、中药材等传统“主力军”出口保持稳定,生鲜蔬菜、柑橘、葡萄等特色产品出口形势喜人。

开放甘肃 通达全球——甘肃加力打造开放“大通道”综述

近年来,甘肃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好用好陆上通道、繁荣空中通道、畅联网上通道,不断强化甘肃在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通道地位,切实把“一带一路”最大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