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谈经开“四新”】陈耀:西安经开区建设“开放新门户”的主体是产业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2-04-28 15:22:40

日前,立足西安“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空间发展战略背景,作为北跨主力军的西安经开区,对外发布“四新战略”行动方案,将以打造内陆对外开放先导区、产业“自贸+”创新区、发展融合经济示范区为抓手推进“开放新门户”建设。

作为对外开放创新的平台,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已累计完成108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5项全国首创业务和创新成果、30余项省级创新案例,在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安经开区建设‘开放新门户’的主体是产业,载体是开放平台,关键是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说。

西安经开区已拥有以陕汽、吉利等为主要代表的汽车产业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500亿级产业集群,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成。“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和供应链的畅通是开放的主体”陈耀表示。康龙化成(西安)新药技术有限公司是经开综保区内的企业,主要从事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带动玻璃器皿制作、化学品存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我们将立足先进制造业基础,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围绕汽车领域、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发展” 西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兴华说。同时,西安经开区还将加速“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建设及招商引资、提升“六大”产业平台,构筑开放发展的新载体,拓宽开放发展的路径。

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和城市开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西安经开区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先后制定出台《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攻坚提升方案》《经开区关于组织开展“提效能、优服务,我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有利于提升营商环境的政策体系。同时,西安经开区通过建立无人值守24小时智能政务服务驿站,构建了区政务大厅、园区智能服务驿站、社区便民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陈耀建议,西安经开区要以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建设为依托,加快先行先试,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倒逼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区域对人才、资本、产业的吸引力,培育出口型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动优秀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关推荐
会外看会|这些高水平对外开放,必将集中释放政策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红利集中释放,群众如何看?

云南代表委员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献计献策——构筑大枢纽 打造新高地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当前,云南省正着力增强内引外联开放功能,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连日来,参加全国两会的云南代表、委员们深入思考,就如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献计献策。

合力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处于历史关键节点。要积极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在“一线”放开的核心政策落地中构建与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逐步完善“二线”管住、管好的软硬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