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北京6月30日电(翟淑睿)在巴西东北部,海浪拍岸,海风吹拂,一排排“大风车”和连绵漫长的海岸线勾画出一片海岸风情。在巴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风电场集中于东北部和东南部,风能潜力惊人。
在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风机叶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但长期运行易导致设备的磨损和老化,需要定期巡检维修,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的扩博智能从2020年开始与巴西本地运维商阿斯风能(ArthWind)合作,将智能化巡检风机叶片技术带到巴西高原。

正在工作中的扩博智能无人机。扩博智能供图。
守护工人安全点亮智能作业
传统风机巡检主要依靠人工开展,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尤其在干湿两季分明的巴西,湿季多雨,干季又面临烈日的炙烤,巡检人员的每一次作业都是对身心的巨大考验。“风机内部温度经常达40度以上,巡检人员上去后,身上就跟水淋一样,衣服上全是汗,一拧就出水。”扩博智能硬件产品负责人说。
“天呐,终于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了!”阿斯风能公司从事巡检作业的老员工何塞在听到与扩博智能合作的消息后这样感叹,“能为‘大风车’服务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但背着一根安全带爬上数十米的高塔进行作业,也非常危险,能和扩博智能合作真是太好了!”
席尔瓦是何塞的同事和好友,负责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她同样对扩博智能的到来感到兴奋,也为自己的好友不再冒着高风险工作而感到开心。“不只是何塞,任何人只要看过人工巡检作业现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很多巡检人员以讲笑话的方式描述第一次巡检是多么害怕,甚至腿软发抖,这份工作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她说。
针对传统巡检的痛点问题,扩博智能给出了一份智能运维解决方案,这跟非全自动无人机巡检相比也具有显著优势。“传统非全自动无人机飞手要提前一天校准,作业前还要试飞,试飞过程中要多次以不同路线飞行来保证照片采集的清晰度和完整性,这都是时间成本。”扩博智能硬件产品负责人说,“而且特别考验飞手的熟练程度,作业过程中要紧盯屏幕,实时手动调整飞行器。”
扩博智能在现场数据采集与后台处理这两方面都拥有尖端技术,自动巡检系统可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其基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数据获取、图像识别、云端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等路径,形成了精准的专家级风电行业智能运维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扩博智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赢得了与阿斯风能的合作。阿斯风能首席执行官阿曼多表示,相信双方强强联合将实现风机运维领域的新突破。
巡检“王牌三件套”,助力“风起巴西”
在为巴西提供技术支持的过程中,扩博智能陆续派出了自主研发的叶片数智化巡检“王牌三件套”。包括扩博博云风机叶片智能化巡检系统、巡检机器人KIWI和扩博无人机风机叶片电阻测试解决方案。
扩博博云风机叶片智能化巡检系统包括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IBIS和叶片数字化管理平台IRIS两部分。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IBIS能够自动捕捉风机位置并规划巡检路径可实现无人机的100%自主飞行,每台风机只需要15-25分钟就能完成智能巡检,并在巡检完成后供清晰完整的图像资料,准确定位缺陷图形和尺寸。叶片数字化管理平台IRIS则将无人机自动巡检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并提供包括原始数据图像、分类缺陷等级、巡检维修建议的综合检测报告。

KIWI机器人正在风机叶片内部执行内检。扩博智能供图。
KIWI机器人在风机叶片内检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生成图像质量更高,探测深度更可达超过2/3的叶片长,可以轻松触达人工巡检无法到达的位置,而且进入单只叶片所耗费的时间也大大减少。KIWI的存在使何塞等巡检人员不再需要自己进入叶片内部进行内检,大大提高了巡检作业的安全性。
扩博无人机风机叶片电阻测试解决方案采用了接闪器测量方式。在雷路电阻测试的过程中,巡检风机只需一次停机且对停机角度没有特殊要求,在30分钟内,便可完成对三只叶片各个接闪器阻值精度高达毫欧姆(mQ)级别的测量。
扩博智能“王牌三件套”在巴西大受欢迎,受到好评的不仅是扩博智能的技术,还有派驻工作人员的坚守和责任。为确保合作顺利进行,扩博智能硬件产品负责人兼工程师柯亮常驻巴西。有时闲暇,他会去海岸旁边散步,望着绵延的海岸线与转动的“大风车”,感受着袭来的海风,他表示,一点也不后悔为了技术合作而背井离乡,“当你想到巴西现在这么多的风电叶片巡检,都离不开扩博的技术,说实话还是感到很骄傲的。”
除了巴西,目前,扩博智能已与丹麦、美国、加拿大、越南、缅甸、泰国、希腊、罗马尼亚、葡萄牙、意大利等地不同规模的风电场达成合作,共覆盖29个国家及地区,全球累计巡检80,000+台次。秉承着“国内磨剑,国外亮剑”的理念,扩博智能将把“风电+AI”带到地球上更多“有风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