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列满载日用百货、电子元器件、新能源设备等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先后从义乌西站驶出,标志着2025年浙江中欧班列(含中亚方向)累计开行已突破1000列。
9月16日,杭州海关、宁波海关对外发布《杭州海关 宁波海关关于实施“四大伙伴行动” 助力浙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意见》。“四大伙伴行动”将围绕国门安全、通关便利、重大项目、关际合作等4个方面,重点开展16项合作,支持浙江省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近年来,浙江对东盟进出口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从2020年的13.1%提升到今年前8个月的15.2%,已成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浙企正加力开拓东盟市场。
自10月26日起,迪拜往返杭州的每日一班客运航线将采用空客A350客机执飞。阿联酋航空迪拜往返杭州航线于7月30日正式开航,仅3个月后即升级机型,彰显了阿联酋航空持续为杭州出发的旅客提供卓越出行体验的坚定承诺。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至8月,宁波市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1396.2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进口627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769.2亿元,同比增长19.8%。由此,东盟首次跃居宁波市第二大贸易伙伴。
随着巴基斯坦外商阿里卡姆兰在今年7月31日拿下属于自己的营业执照,义乌外资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000户,义乌以占浙江省六分之一的外资经营主体体量,成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破万的县级市。现在的义乌,有1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此扎根。“洋老板”们做的都是什么生意?是什么吸引他们源源不断跨海而来?
今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茶博览》杂志社,组织20个山区海岛产茶县,带着各自的名优茶品亮相香港国际茶展,叩开国际市场大门。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六区市场就是未来,之前我已经买了这里的写字楼,今天要给儿子‘抢’一个全球数贸中心的大商铺。”6月29日上午,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早早守候在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咨询处,打算入手玩具商铺,“以后儿子就在这里做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和二次元生意,把力天玩具的传统优势进行升级,在新时代延续下去”。她的规划,映射出义乌商户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的清晰路径。
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市正式揭牌,标志着原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了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更多品类的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
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海外持续热销。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5月,浙江省新能源汽车出口163.2亿元,同比增长86%。销售市场呈现多元化,对欧盟、中东、东盟和拉美出口分别增长1.5倍、98.2%、3.9倍和1.4倍。
6月25日,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舟山中心支公司签署“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大宗商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综合保险协议。这标志着舟山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在新增的30个国家物流枢纽中,宁波、台州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在被称为“中国珍珠之都”的浙江绍兴诸暨市,珍珠产业正通过各类线上平台,实现从“等客上门”到“货达全球”。目前,当地珍珠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其中线上销售额占比超60%。
4月以来,浙江组织天猫、淘宝、速卖通AliExpress、京东、美团等十余家平台企业对接全省25个产业集群,并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启动“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助力企业扩大“朋友圈”,实现从“等客上门”到“货达全球”。
6月19日10时许,一列装载着68标准箱光伏产品、服饰等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华东国际联运港铁路金华南站鸣笛启程,驶向温州港乐清湾港区,“金华南—温州港”海铁联运班列成功首发。
6月18日,“金华—巴希—巴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成功首发,这也是浙江中欧班列第26条物流新通道。
十余年来,随着中欧班列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个更高能级、更具活力的国际物流枢纽正在“世界超市”的门口加速崛起。
6月18日上午,一趟满载100标准箱日用品、服饰、五金配件等商品的货运班列从浙江金华南站鸣笛启程,标志着金华—巴希—巴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首发,这也是浙江第26条中欧班列物流通道。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冲击,浙江外贸企业反应迅速,以多元化布局、内销转型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探寻破局之道。
显示 53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