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强大的绿色产能使世界变得更加清洁环保,中国是世界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国家。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何开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湖北始终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宣传环保理念、普及低碳知识、展示绿色发展成效、传播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成员、泰国商会、贸易委员会副主席甲森西·巴吞沙日前在曼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证之一是中国通过不断深化与其他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持续为亚太区域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马耳他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部长克里斯·博内特11月9日说,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先进、性价比高,期待未来有更多中国电动汽车进入马耳他市场。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连续七年,进博会迎五洲客,计天下利,为全球企业搭建“买全球、卖全球”的重要国际平台。随着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展客商收获满满。海外人士期待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
在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接受新华丝路专访表示,近年来,中非双方在旅游与文化交流领域携手并进,取得了显著成果,旅游文化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南非标准银行集团企业与商业银行部中非贸易业务主管菲利普·迈伯勒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非洲国家展示产品、加强与中国贸易关系的重要平台。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巴特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成为推动全球贸易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展现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开放机遇、共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11月5日的上海,秋高气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高朋满座,多位政要在开幕式致辞中频频引用中国古语,令人印象深刻。
在11月5日举行的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共同探讨全球南方在推进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并思考通过促进南南合作等方式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战略机遇。
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进博会充分彰显中国的开放包容和大国担当,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魅力,为世界各地企业搭建了合作平台、创造了发展机遇,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共享美好繁荣的未来注入动力。
各国媒体间的交流,为区域各国更大规模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
“自进博会开办以来,我们从未缺席。”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吴逸平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期望马来西亚企业能在本届进博会上看到新的商业趋势,与更多中国、国际买家建立联系,拓展市场。
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韦罗妮卡·尼基申娜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俄罗斯生产商和出口商来说,进博会是展示本国产品、结识中国买家、获得长期成规模订单的绝佳机会。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孟加拉国中国研究中心孟方主任沙姆萨德·穆尔图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应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处理不善等方面,中国的城市化经验值得借鉴。
瑞士中心董事会主席、瑞士前驻华大使戴尚贤近日在瑞士弗里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是深化瑞士和中国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俄罗斯战略规划与预测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古谢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金砖机制的发展壮大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其地位将逐年提升。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中国区主管马尔科·蒂耶斯迈基在进博会开幕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开放的中国市场对于芬兰企业在华拓展业务至关重要,进博会则是芬兰企业展示技术与创新的宝贵机遇。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大金砖”强调合作且不搞对立,必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5年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我代表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表达真诚敬佩和衷心祝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未来发展可期,乐见巴中两国不断深化合作。
显示 925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